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遗孀 > 第151章:权衡利和弊,南北始议和

第151章:权衡利和弊,南北始议和(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就怕他袁世凯是面上赞成议和,背地里对我们**军下黑手,借以将我们**军斩尽杀绝……”

“如果万不得已,非走议和这条道路,我们也要有制约他袁世凯的办法,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一败涂地,否则的话,到时候后悔莫及……”

“是的,万事皆给自己留条后路,我们不能太轻信他袁世凯了。那人,真是老奸老奸巨滑,连圆滑的大潮朝都被他玩于鼓掌之中,更何况我们这些真诚之志干呢……”

……

本来,孙中山对于与袁世凯议和,还心存愧疚**,还心存悲伤,还心存屈辱,经过与会代表如此辩解,他心中的屈侮,便不那么强烈了。议和归议和,只是议和,但决不能示弱。再说了,他自己也是考虑再三,才决定与袁世凯议和的。所以,对于反对与袁世凯的议和的一方所提出的“就是与袁世凯议和,也要有制约他的条例”这一项,很赞成。心里也立即有了制约袁世凯的办法,并与各与会代表讲了出来。

决定之后,孙中山立即付之行动,连夜召开了南京临时政府会议,将与袁世凯议和地事情,正式拿到了桌面上。让孙中山没有想到地时,一旦将与袁世凯议和的事情拿到会议桌上,与会代表皆纷纷响应:

“如今,袁项城占尽优势,不但拥有威猛如虎地北洋军,还被各国驻华公使支持拥戴。如果他能同意逼退清满,此乃共和之。试想一下,我们**军多年来呼吁**,流热血抛头颅,目的不就是推翻满清吗?现在,袁项城如果能逼退清满,我们还有什么不同意呢!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快人心之事呀……”

“如果我们真的与袁世凯较量,只不过是兵荒马乱,即使我们**军偶尔胜了一仗,也不知有多少**军的人头落地呢!有多少家庭留下孤儿寡母和年迈的老人;况且,就这样较量下去,我们**军也未必能胜……”

“天意难违,我们也应该顺应潮流,我们**军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光复中华。现在,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这一步,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在名义上,是我们向北方曲服,而实际上,则是我们的胜利……”

“我可是已与北洋军较量过了,其兵力强盛,训练有素,可不是我们**军所能及的。我个人自参加**以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死不足惜,但不能眼看着共和大计落空,如果我们就这样死抗着,计较一个总统的位置,那他袁世凯就会死保清廷,与我们**军死抗到底,到时候,两败俱伤,受益的却是满清政府……”

与会代表听了孙中山讲出来的这些制约袁世凯的办法,皆表示同意。

于是,有了制约袁世凯任总统之后的办法,会议结束之后,孙中山便给袁世凯写了一封诚恳而又热情洋溢的信:举国上下,呼吁议和之声不绝入耳;袁公如若能清除满清,光恢中华,孙文荐袁公为中华民国之总统……

副总统黎元洪,本来就与袁世凯的关系甚好,当然也不甘示弱,在会议结之后,也写信给袁世凯:以项城之威望,果能归来乎,与吾徒共扶大义,将见四百兆之人,皆皈心于项城,将来大功告成,民国之选举总统时,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汉族之华盛顿,惟阁下之是望;如果项城不将满清捣毁,即便和了,公有何威望猎取总统之位……

黄兴也给袁世凯写信:望公以拿破伦、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伦、华盛顿之事功。直捣满清黄龙,灭此朝食……

“这权衡利弊,看起来,议和乃是唯一的共和之路,这样,我**军即有了”

……

天地之间,阴阳组合也。放眼看历史,任何朝代都是正反两方;放眼看人世,皆好人坏人之混杂。所以,在这个会议之上,有支持与袁世凯议和的,就有反对与袁世凯议和的:

“袁世凯乃口是心非之人,当年,就是因为他的告密,才有维新六君子被斩……”

“宁可玉碎,不可瓦全,他袁世凯算什么,就这样轻而易举的窃取了我们**军的成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