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称王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左一地可观天

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左一地可观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引发这一切的,却都是来自北地的那个寒门子——王烈。

不说陶侃这边忧心忡忡,王烈这种示好的举动,却让王敦和琅琊王睿放下心来,就连江左的百姓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毕竟如果双方这样对持下去,进而开战的话,最后倒霉的只能是百姓。

早在京口之战结束后的数日,随着来往的商旅。战斗的情节就已经绘声绘色的在建康城的街市酒坊里传扬开来。

虽然大多数百姓不曾亲眼见战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挥充分的想象,来描绘、夸大整个战斗。

一切都因为他发给王真的命令,也是要他尽快赴任,并没有要求对方离开时要和自己汇报,白纸黑字写的明白,这也算是作茧自缚。

王真更是在府内留下了自己再荆州军中的护符兵印,一切合情合理,因此他就算想治王真一个逃兵之罪都不可能。

无奈下,陶侃让刘佑在境内广设关卡,想要堵住王真等人,至少,他还妄想挽回一个面子。

可是搜捕了十余日,王真等人都如石沉大海一般,不见踪迹。

陶侃无奈,只能做个顺水人情,派人送信给王烈,说自己已经派手下大将王真赶赴京口,为王烈训练水军,积极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希望王烈也要不负盟约,尽快把他们所需要的新式铠甲运送过来。

尤其是王烈战后杀海贼,血染江水的事情更是让很多百姓深感恐慌。

所以。一旦和平的消息传来,最高兴的无疑是这些提心吊胆的百姓。

而促成了这次平稳过渡的重要人物,丞相府司马王导也被人倍加赞赏,甚至有人说他将江左从危机中解救出,是黎民百姓的救星。

王导本就在江左百姓和官吏中名望极佳,经此一事声望更胜。

信还没送到,就有新的消息从建康的密探处发回。

密探的情报显示,最近镇东大将军王敦和琅琊王司马睿,在丞相司马王导的调停下已经不再势同水火,双方竟然一起发表声明,表示欢迎至尊的使者王烈尽快赶赴建康,而他们也将配合王烈,考核江左官吏、民生和军事。

据说王烈也当即给出回应:“三日后抵达建康,并且狂澜军大军不会入城,而是留在京口。”

陶侃得知这个消息后,忧心更甚,这个出身寒门,一生谨小慎微的老人,就算在被迫卸甲归田,手无寸兵的情况下,都不觉得艰难。但今日,却忽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一个迷局,本来是置身事外,想要坐收渔利的他,竟然已经变成了别人的猎物。

陶侃却不知道,自己这种感受和多日以前,王敦的那种失落何其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