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强明 > 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忠烈

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忠烈(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崇祯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道:“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

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断她的右肩,她昏倒在地。崇祯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

崇祯四顾茫然,此时身边竟然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伴左右。

城外连天烽火,火光冲天。

崇祯皇帝和贴身太监王承恩从煤山上下来,哀声长叹,忽然面对王承恩说道:“朕是一个好皇帝吗?”

“陛下!”王承恩泪满衣襟:“陛下是个好皇帝,我大明朝自开国以来最好的皇帝!陛下克勤克俭,无一日不在为了大明中兴殚精竭虑,我大明朝再没有比陛下更好的皇帝了啊!”

“可是,为什么大明要在朕的手里亡了呢?”崇祯苦笑一声:“朕是个好皇帝,朕是个好皇帝,可惜朕生不逢时啊!”

魂落魄的崇祯回到宫中,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三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

崇祯也一句话不说,低头在御案上写了十二个字,让站在旁边的王承恩心看了一下,随即抹去。其中六个字是“文臣人人可杀”,在皇帝心目中,朝政就是坏在这帮文臣手中的。

流寇的攻城愈发的急了。

最初,流寇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守卫这三处城门的士兵,所谓“三大营”,其实是一些老弱残兵和太监,毫无战斗力。何况没有人烧饭,个个都饥饿不堪,哪里能够抵挡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虽然城墙外面的阵地上布满了火车、巨炮、蒺藜、鹿角等障碍物,仍然阻挡不住像潮水一样涌来的身穿黄色衣甲的农民军,把京城围得水泄不通。

他亲自给孩子们系好腰带,凄凉地对他们说道:“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很快可就变成老百姓了……在这个乱世里,要隐姓埋名,看见老人就叫老翁,年轻的就叫叔叔伯伯。”

他这是对孩子们最后的遗言了。

“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天子有天子的威严!”当安排好这些事情后,崇祯忽然又重新恢复了皇帝的风采,然后,他的目光落到了周皇后的身上:“你是国母,理应殉国。”

周皇后哭着道:“妾跟从你十八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道:“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指挥流寇冒雨猛攻。城上的守军向外面放炮,却没有炮弹,只有一阵硝烟和一声空响,仿佛在那里放爆竹烟火,敷衍塞责而已。

崇祯招来驸马都尉巩永固,要他带领私家武装护送太子出京南下。巩永固告诉他,自己从来不敢蓄养私家武装,即使有,也无法冲出重围。这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得作罢。朱由检叫来太监王承恩,要他召集宫内人员,准备守卫紫禁城。

在宫殿内徘徊的朱由检,得到太监报告,内城已经陷落,问道:大营兵在哪里?李国桢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京营总督李国桢早已自顾逃命,大营兵也已涣散逃亡。他们劝皇上“急走”,事已至此,只有逃命了。他们没有料到,皇上选择的不是“急走”......

崇祯已经做了决定:以身殉国!

“只有殉国的皇帝,没有逃跑的皇帝!”这是崇祯最后的回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