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强明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压锅和新鲜的事物们

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压锅和新鲜的事物们(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丁云毅非常重视的一个机构,他为“福建科学院”专门在泉州选定了一个远离繁华喧闹。安静独立,占地极广的地方做为科学院的所在,并且调拨了大量的资金以支持这些中外科学家们的研究。

有一个被艾尔引见来的法国人德莫西,他发明了一样被他的同僚们所轻视。但却让丁云毅欣喜若狂的东西:蒸煮皿。

所谓的“蒸煮皿”指是在密封器皿中用水煮骨头而使其软化的装置。在德莫西的介绍中,水在高压下煮时,沸点较高,这样便增强了水的溶解力。

很显然,在他的同僚们看起来,武烈侯丁云毅花费了如此大的资金,聘请了这些科学家,并不是让他们来发明什么吃饭煮菜用的器皿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还有一样新鲜事物的发明,而这样新鲜事物,也是由武烈伯丁云毅直接指挥下发明出来的,并被他命名为:

水泥!

这种由石灰和粘土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制成的新鲜东西,一经问世便让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其实水泥并不能够算是真正的新鲜事物,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便铺设了类似水泥的地面。

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坐,继续做你的事情。”丁云毅带笑说道:“失败再多次数也没有关系,一次次的来,我再给你多调一些人手来,总是能够成功的。”

李三娘有些不好意思:“六十多天毫无进展。却白白拿着侯爷那么多的......工资。”

“工资”这两个字李三娘说起来总是觉得别扭。

无论是在火器局、造船坊、还是在纺织局,所有的人都拿着工资,也就是之前的薪水,每周结算一次。

这对于这些工人们来说,实在是稀罕的事情。

在另一个时代,丁云毅跟随的三哥曾经在一个水泥厂里有过股份,丁云毅也在那里呆过一段时间,因此对于水泥的制作还是有一些在行了,这也直接促使了水泥早早的诞生在了福建。

水泥的诞生,意味着福建在土木建筑、水利、福建防卫等等方面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飞跃。

而这样的飞跃将会是令人震惊的......

当然。水泥的问世并不能全部归功于丁云毅,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贡献来自于“福建科学院”。这同样也是新成立的一个机构。

在“福建科学院”里。网络了大量的中外人才。大明、红夷、佛郎机、干腊丝、法国、英国......等等等等各方各面的人才,都云集在了“福建科学院”里。这些人才里的泰西国人。有的是从吕宋等地聘请而来,有的是来到遥远的大明寻求机会的,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远航贸易舰队发现,并且带回到福建的。

而且,自从搬到泉州之后,武烈侯嘴里所谓的“工厂”也开始纷纷建造起来。

比如火器局,已经不再是所有的火炮零件全部交给火器局制造,而是分散到了几个新建立的工厂之中。

每个工厂都在大量招募工人,然后进行培训,培训期间的所有的费用都由武烈侯包了,并且还有一定的生活费。

而培训合格的工人,则可以顺利的进入工厂,享受正式工人的工资、福利。

这一切变化最初是让人难以适应的,但时间一长便也都习以为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