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高太尉新传 > 第三十九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

第三十九章 三人行之主心骨(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听到这句话。严均和阮大猷不禁勃然色变相互对视了一眼后全都陷入了沉默。良久严均才开口问道: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只是伯章你就不担心

事已至此担心又有什么用高俅摊手苦笑一声眉宇间却露出了几分昂扬即使因此而真的绝了仕途说实话我也没有多少好遗憾的。先是王厚挥师取了湟州西宁州。然后又是你严均达平定西北不仅取下了灵州兴州更是将我大宋地心腹大患远远向北驱赶了出去。就连曾经压过我大宋一头的辽国照样是芶延残喘。唯一的遗憾就是日渐崛起的女真了。一日未除如此心腹大患我又怎会轻易言退

一直听到这最后一句严均和阮大猷方才定下心来同时相视一笑。室内略有些僵硬的气氛也随即活络了开来阮大猷说起了朝堂最近生的几件趣事。而严均则说起了李纲的婚事最后哈哈大笑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伯纪也老大不小了京城不少名媛还紧盯着他。如今这下聘一事传扬出去也不知有多少官宦人家都重新挑选佳婿了。

娶妻容易嫁女难真真是一点不假。阮大猷也接上了口又自嘲道所幸我没有女儿不用担心这种事否则选中的佳婿被别人抢了只怕是心头郁郁。不过说起来韩粹彦还真的是会生女儿凭着相州韩氏的声名更不怕女儿嫁不出去真真是好福气啊

听到阮大猷堂堂一个中书侍郎也这种感慨高俅情不自禁地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若是你有女儿只怕是早被人抢去了哪里还会留到今日向来金明池前抢进士都是出名地你一个相公出马哪个单身地进士会出口拒绝

看来宣和殿学士这个职位让蔡攸忍不住了。

此时的高府书房多了两位客人一个是枢密使严均另一个则是中书侍郎阮大猷。两人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细品香茗的同时便在和高俅谈论近期的京城景况。而严均说到如今蔡攸府邸的门庭若市时忍不住便露出了几分讥诮的意味。

以前人家都是称呼蔡攸小蔡学士如今风头一转那些人索性都省去了小蔡两个字直呼学士便对了蔡攸脾胃。他也不想想倘若不是出身蔡氏凭借他的能耐能够一路升至学士之职元长公精明一世偏偏在儿子身上栽了跟斗想想大约也是窝心得很。

若不是如此蔡元长又怎会突然染病这一位的身体原本还是很硬朗的。此时说话的是阮大猷脸上很有几分兔死狐悲的感慨好在我那儿子虽然不成器但好歹还不会做出这样令人心寒的事情否则这父子之间的情份也就到头了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随即面带不解地问道:伯章我有些不明白圣上既然已经知道蔡元长擅权而蔡居安又不是什么有能耐的货色为什么要用这一条计策虽说蔡元长安置私人擅权不假但若是安排群臣弹劾将其罢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三人大笑了一阵严均却想起了另一阵传扬甚广的事心中便有些不安。趁着如今话说开的功夫他便斟酌着语句问道:伯章我倒想问你令千金地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高俅自己的心中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他只是隐隐约约觉着赵佶这一招与其说是釜底抽薪不若说是给蔡京留了一条后路。同样是去职罢相却和辞相不同而且在朝中台谏忠臣皆去的时候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火力突破口并不容易。而蔡京如今的年纪确实已经不小了只要蔡攸有心抓住这一点让蔡京致仕最简单不过了。事后只要再腾出手来解决蔡攸。便可一举数得。

当然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蔡攸在拜宣和殿学士之后一定要和乃父分道扬镳才行。否则只会凭空多出另一桩麻烦但如今看来赵佶对蔡攸的心思了解得一清二楚而火候也掌握得恰到好处。

圣上自有圣上的考量。我等自然是无从揣摩。高俅将此话轻轻带过见严均在一旁低低叹了一口气心中明白对方已经心有所悟。

只不过这些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想必就是刚刚提出问题地阮大猷也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今日我找你们过来是有一件事想要知会你们一声。高俅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继续道我的回京对于蔡氏父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圣上很可能准了我的辞呈。也只有这样将来蔡元长致仕才有真正的可用之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