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 > 第60章 阿斗弄法,公孙走私埋祸根

第60章 阿斗弄法,公孙走私埋祸根(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糜威这一年在雍凉边界做起来的作坊赚的更大,通过盐、酒、白糖,在高原上换马匹,和匈奴、鲜卑、羯、羌、氐换马匹,一年下来钱没有赚到,马匹赚了八千多匹,而马超已经用这八千匹马训练出了二千轻骑兵,准备明年将轻骑兵扩充到五千。

春节前两天,成都传来汉中王手诏,汉中王同意称帝,时间定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因刘备不承认曹丕年号,所以依旧沿用献帝的年号),请太子早归,参加登基大典。

诏书传到荆州,关羽和荆州文武无不欢欣鼓舞,因此这个221年的春节,荆州过的是年味十足。

公元220年,三国开始之年,谁都没有想到,这居然是三国最和平的一年。

公孙卓可以断定,这个走私计划执行下去,不出一年,长沙郡和江夏郡对太子来说将不会再有秘密,等到汉中王继位,想拿下整个荆州恐如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既然走私了,阿斗肯定不想单纯的只盯着江夏郡和长沙郡,交州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岂不是更容易,再加上阿斗需要的海盐以及甘蔗交州都有出产。

不需要费什么心思,公孙卓派了几个行商和士燮稍微一接触,此事就成了。赚钱,谁都不嫌多,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不是!

阿斗建议士燮,不要自己出面,免得孙权知道了责罚,要安排亲信在每个郡都扶植商人,通过扶植的商人进行交易,这样即便出事了,也能置身事外。士燮顿时感觉:人言刘玄德仁义闻名天下,由其子观之,真仁义之士也!

阿斗自然也知道曹丕会在房陵、上庸有动作,因此对襄樊动手也是毫无心理负担,趁年前正是需求量最大的时候,阿斗对襄樊的商人抛出了橄榄枝,当然不能直接给人家要布防图。先是要一些市面上的信息,比如缺什么,什么价格高,什么能赚钱之类的。

慢慢的,开始延伸到那个守城官兵娶了那个小妾,那个守城将士嗜酒如命,又是那个官员嗜赌如命,等等之类的消息。类似这种不太敏感的消息,在除夕之前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

等到年底盘点的时候,公孙卓发现最后这一个月,利润居然是之前的三倍还多,而且得到的城防消息,那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公孙卓还不知道的是,这些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商道打开了,而且是走私的商道。

这种商道一旦打开,带来的就是商人和官府的对抗,一旦商人和官府开始对抗,那东吴内部就必然会被分化。再加上只要走私的商人提供了机密的信息,也就把把柄给了阿斗,可以相机拉拢或是要挟。同时他们以后就是东吴的罪犯,他们肯定希望被刘备接收而不是在孙权的手下提心吊胆。

三国已经形成,曹魏的政权本质上是由东汉末年的士族组成,那些大地主、大财阀都是依赖于士族而存在的,士族对于朝廷的影响最大。刘备不一样,刘备的政权里充斥着太多的平民和布衣,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赵云黄忠,可以说都是平民,就是诸葛亮都是布衣出身。而东吴不同,周瑜加盟孙策的队伍时,奉献的就是粮草。鲁肃更不必说,他自己就是大地主大商人,可以说东吴从立国开始就是靠商人和地主来维持统治的,地主和大商人很容易就能获得核心的机密信息。(通俗的理解,曹魏政权有点像蒋介石的政权;刘备的政权有点像社会主义的政权;而孙权的政权有点像资本主义的政权)

因此走私对魏国有影响,但是不大;对东吴绝对有杀伤力。阿斗歪打正着,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