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前的喜讯(下)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前的喜讯(下)(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实际上曹立现在连幽州都还没全部掌握,董卓直接封了他这样一个高位,那掌控并州的袁绍,以及现在在冀州混战的各方势力,会如何去对待曹立?毕竟在外人看来董卓是曹立的老丈人,册封曹立这样一个官位,只能说明他要对并冀两州下手,董卓才册封征北将军,让女婿名正言顺的出兵。

如此不管曹立去不去打冀州和并州,恐怕袁绍黄巾甚至公孙瓒,都得要处处提防着他。这种事情不管曹立怎么去解释,只要他接下这道圣旨,那就肯定会让河北势力都怀疑他。

但是幽州牧这个官职又是曹立急需的,有了朝廷的大义之后,许多事情肯定会好办的多,招募人才也将更加容易。而且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征北将军也完全可以开府,一旦曹立有了开府权后,起码以后册封麾下将领能有凭有据,不用像现在这样,以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或者郡尉来应付。

等到了贾诩的营帐之后,曹立把事情大致和他说完,贾诩捏了捏胡须后便说道:“主公,这里面可不仅仅是征北将军的问题,主公获得这些官职爵位的原因,是因为讨伐东部鲜卑。圣旨中还有杀虏甚重这样的词,一旦主公接下这道圣旨,日后那些鲜卑部落会怎么看主公?”

曹立听后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关于这点他开始还没有多想,此时仔细一思考才发现这是多大的一个坑。

在安排好高顺以后,曹立又见了还颇显稚嫩的张辽。此时的张辽虽然已经有些名将之姿,但和后来威震逍遥津,能止江东小儿夜啼的张文远还差的远了些。

所以曹立并没有让张辽单独统帅一军,而是让他暂时当自己的近卫统领,不过即使如此也让张辽相当高兴。

曹立正常随身的一千近卫,虽然没像曹操刘备那样弄出虎卫军、白耳精兵之类的名号,但也是从辽东十多万人马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当中有三成都是从江东带来的曹氏精锐家兵,战斗力强悍不说,忠诚度更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

其他的则是从辽东军,以及慕容氏的精锐骑兵中挑选,都是些身家清白兼战力强悍之辈。曹立本身武力已然不凡,又不像孙策那样喜欢轻身犯险,平时若不是在军中就是在太守府里,都是重兵驻扎之地,所以一千精锐近卫完全够用。

而近卫统领一职曹立一直都没直接任命,本来他是想留给典韦或者赵云的。只是典韦已经投靠了曹操,赵云又在他师父童渊那里学艺,曹立没能找到童渊的住处,所以这个位置一直是空着的,平时由曹家家兵中的一位老兵代为管理。

曹立的战略构想便是统一北方草原,成为草原之王后再率领铁骑南下。但若是鲜卑族各大部落,觉得曹立是在拿他们当刀子的话,那即使暂时臣服在曹立强大的实力之下,日后他也很难把鲜卑人彻底融入汉族当中。

而且草原上向来是属于部落联盟,想弄出中原这样大集权的王朝,没有几十年时间根本不可能。而曹立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慢慢梳拢草原各部,最多十年的时间,若是曹立不能拿下中部和西部草原,中原必然会出现能与他一战的势力,到时候曹立即使能击败各路诸侯,也肯定会损失惨重。

最主要的是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肯定都会死伤惨重,弄不好最后会被周边别的种族占了便宜,五胡乱华也必然还会再度爆发,而曹立却成了罪魁祸首。

这绝非曹立愿意看见的景象,可能董卓只是想让他和麾下的鲜卑部落离心,再给他在河北树立一群对手,并没有能想的那么远,但曹立却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此时张辽的情况曹立也不放心他独领一军,干脆让他先当近卫统领,带在身边多经历一些战阵。等过几年见多识广手段老辣后,曹立再将他放出镇守一方,以免拔苗助长之虞。

而且近卫统领一职非亲信不能担任,张辽之前在并州军不过是个百夫长,又是刚加入辽东军,曹立直接给了这个位置,足以表达了自己对张辽的信重。

在安抚好新来的高顺张辽后,曹立便拿着圣旨去找了贾诩。这道圣旨相当的有意思,曹立也分不清董卓是在帮他还是在坑他,所以得请贾诩这个洞彻人心的老狐狸分析一下。

圣旨中以曹立讨伐东部鲜卑的功劳,册封他为幽州牧征北将军,顺便还给了个蓟侯的爵位。表面看起来董卓完全是在挺他这个女婿,给他占据幽州的大义名分,顺便还把刘虞占据涿郡的合法性给取消了,简直就是一位大汉好岳父。

不过曹立这些年也不是白来的,圣旨中的一些猫腻他也看出了一些。征北将军乃是四征将军之一,虽然地位低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甚至连前后左右将军都大于他,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掌握地方军权的要职。征北将军统领幽并冀三州,在这乱世当中称为河北之王都不为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