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破何以立(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破何以立(上)(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甚至在各城的城头上都插上了银狼旗,这些世家也只能关上门哭骂一番,完全没有任何抵抗的办法。而城内的百姓开始几天大多都是闭门阖户,但随后见这些辽东军以及异族骑兵,并没有去杀人放火奸银掳掠,渐渐的也就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特别是辽东军因为饷银丰厚,往日在军营中吃喝住都不用他们花钱,所以根本没什么地方花。此时驻扎在了地方,除了轮流执勤的时候,其他时间长官们也不限制他们自由,到了各城之中自然是大手大脚的享受了起来。

又因为曹立怕草原骑兵在各城乱来,每座城池都有不少巡视军纪的军法队。这也让各城的辽东军和草原骑兵,都只能老老实实的花银子享受,不敢去做太过分的事情。

不过也因为这些士兵出手大方,在城中又不乱来,从而让幽州各郡的普通老百姓,反倒是很欢迎辽东军,真正对辽东军恨之入骨的,也就是各城的那些世家大族。因为曹立根本就不顾幽州各地初定,在拿下各城的第一时间就推行了他摊丁入亩的政策,以及平价强买各大世家土地。

与去年对付辽东的方法一样,先派军队下去强行测量每家的田亩总数。然后按人头每人三十亩地,有军功的可以另外增加,除此之外的土地都得被辽东军以市场价强行买去。一时之间整个幽州世家的八成土地,都在长枪大刀的威胁下被快速易手,这让各大世家如何能接受辽东军?

就在洛阳混乱初定之时,曹立和公孙瓒两人经过多次商讨,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

公孙瓒可以退出幽州,但需要以幽州最西面的代郡暂为根基,等他在冀州稳固后再将代郡交给曹立。不过曹立也怕公孙瓒来个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所以双方约定以一年为限,超过一年不管公孙瓒在冀州发展的如何,代郡都得还给曹立。

代郡一地虽然有些地广人稀,但西面就是袁绍控制不强的并北地区,南面又和冀州的中山国、常山郡交界。公孙瓒凭着此时手上的兵力,不管选择杀入袁绍老巢并州,还是南下和袁绍竞逐冀州九郡,到时候都可以进退自如。

而且此时代郡北方的中部鲜卑,也在曹立的影响下打成了一片。和代郡紧邻的正是当初檀石槐的本部所在,鲜卑人的王庭弹汗山,本来该部作为鲜卑王族,自然也就是中部最强的一方。但却因为檀石槐之子和连处事不公又贪婪之极,导致附属部落大量逃离,从而实力衰弱的极快。

随后檀石槐的本部又被其他各部暗中屡屡下手,实力雄厚的王族最终一分为二,一部分人随着和连去了西部草原,留守弹汗山的族人不但实力衰弱,附属部落也是尽数消失。

只是他们也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想要改变眼前的情况,玩硬的只会死无葬身之地。公孙瓒聚集十多万大军,都被辽东军打的跑去了代郡,他们剩下的那些家丁族人又能如何?

而辽东军上下能决定这种政策上的事情之人,目前唯有曹立一人。或许坐镇辽东的戏志才也能影响到曹立,但不说戏志才远在襄平,而且此人也是寒门出身,从他在辽东全力执行曹立的政策来看,恐怕对世家大族也未必会有多少好感。

除此之外或许去江东找扬州刺史曹胜,可能也能起一些作用。但曹立毕竟已经是幽州之主,高举的又是草原上的银狼旗,只怕曹胜即使作为曹立的父亲,也未必能影响他多少。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若是不想迁离幽州,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说服曹立,让曹立缓缓这些要命的政策。

再加上此时宇文部和拓拔部联手,整个中部草原已经是一片战火。东面也和曹立达成了协议,曹立指望他拖住袁绍,自然不会轻易动公孙瓒,所以代郡反倒成了相当安全的后方。

曹立也是出于阻碍袁绍的考虑,加上需要时间收拾幽州境内的大量世家,还有盘踞在涿郡的刘虞,所以答应了公孙瓒的要求。不但把海阳城内的粮食,让公孙瓒尽数带走,还支援了公孙瓒八千匹次一等的战马,让他能组成一只两万人的骑兵部队,从而更好的收拾袁绍麾下的匈奴骑兵。

其实此时曹立手中的战马已经是供过于求,除了鲜卑乌桓的牧民可以快速的培养成骑兵。其他不管是汉族还是高句丽东濊等族,即使曹立给他们提供战马,短时间内也当不了骑兵。骑兵并不是会骑马就叫骑兵的,例如后世同样辽东起家的满清鞑子,就属于骑马的步兵,而绝非真正的骑兵。

所以此时拥有了整个东部草原的曹立,战马已经普及到所有骑兵一人三马,步兵也都有一匹马用来赶路的奢侈地步。即使如此曹立手下也还有不少次等马匹,这次曹立送给公孙瓒八千匹战马,既显出了他的诚意,也崭露了辽东军的大气。

不过即使曹立弄走了公孙瓒,幽州各郡依然不是那么容易稳定的。幽州的这些世家都很清楚曹立在辽东实行的政策,所以他们是一百个不愿意曹立入主幽州。但形势不由人,曹立坚甲利兵的进驻各城,面对强盛的辽东军,特别是当中还有大量的鲜卑乌桓骑兵,这些世家也不敢在明面上去闹什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