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腾四海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悲的巧合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悲的巧合(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张宁将黄巾众将聚集起来商量对策的时候,张牛角忽然提出一个建议。不管是骑兵还是强弓硬弩,又或者是守城的大量粮草,辽东军都相当的充沛,为何不向对方求援呢?

张宁在听后虽然有些意动,但却觉得希望不大。毕竟黄巾军和辽东军连盟友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双方互相利用罢了。虽然最近在曹立在缓和双方关系,还把公孙瓒给硬生生的从冀州逼了回去,帮了黄巾一个大忙。但黄巾也没有能让曹立继续帮他们的理由,更没有能让辽东军看上的好处。

而且曹立逼走了公孙瓒固然是帮了他们,但也是为了自己拿下幽州。此时曹立正率领大军和公孙瓒对决于辽西,恐怕也没那个精力,再来帮他们黄巾了吧。

况且就算辽东军愿意派出大军来援,他们黄巾军真的敢让对方轻易进入冀州?此次曹立十多万大军西征,除了吓住了幽州世家之外,也将天下各地的诸侯给吓得不轻。

此时可不是原历史上群雄争霸的后期,十多万大军尤其是当中还有六万骑兵,这对各地诸侯是个什么概念?恐怕除了江东和凉州两方外,还没哪家能抵御这样强势的大军。

直到十月中旬,袁绍终于组织好了兵马,在常山国世家们的迎接下,六万并州军进入了常山境内。当中还有临时招募的两万匈奴骑兵,只是在袁绍大军震慑之下,再加上出兵之前,袁家也付出大量的钱粮,所以这一路才没有惹出乱子。

和河间国、中山国、安平国不同,常山国自始至终都没被黄巾拿下过。而且又因为是冀州州治的所在地,其他各郡被黄巾攻破之后,不少世家豪族都举族逃到了常山。

所以此时常山国虽然只是一郡之地,但人口却已经超过百万。而且因为世家众多,以袁绍在世家大族中的名望,哪怕尚未和黄巾开战,就收到了各大家族大量的钱粮投献。

再加上卢植离开冀州时,散去的数万大军在袁绍的号召下,又有近四万人马聚集到了常山,这也使得袁绍手中的兵力,快速超过了十万之巨。而且这些可不是什么新兵,而是跟随卢植这样的名将,在冀州征战数年的精锐士卒。单从自身战力来讲,即使是曹立的辽东军,也不敢说一定强过对方。

好在张角这几年也不是白过的,虽然一直没能拿下常山,但也在常山埋下了不少暗子。袁绍的情况都被快速的传给了张宁,张宁虽然不是什么雄才伟略之人,但也不是不知轻重的蠢人,此时的六万黄巾,正面肯定斗不过袁绍的十万大军。

辽东军要是真大举进入冀州,对于此时的黄巾军来讲,恐怕立刻会成为远比袁绍还要大的威胁。张宁是宁可面对袁绍的大军,也不想去和辽东军交手。

而且现在辽东军也是处于征战状态,即使再怎么富有,恐怕也很难支援他们多少粮草弓弩。不过这种求援信发了也没什么坏处,最多就是被曹立笑话一番,她张宁一个女儿家还在意这种事情?所以最终张宁还是同意了这个建议,当场就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快马送去了辽西。

而且冀州此地几乎是一马平川,除了东部还有一些险关要隘,中山、安平等地大多都是平原地区,根本很难抵御强势的袁绍大军。若是拒城而守,则需要大量的粮草,起码现在黄巾手上的粮草,是很难耗的过有众多世家支持的袁绍。

最要命的是袁绍大军中还有两万匈奴骑兵,黄巾军中会骑马的都很少,甚至不少将领都只会步战。在河北这样的平原地区,若不死守城池,根本无法抵抗这些匈奴骑兵的肆掠。

在河北这样的地方,想对付这些异族骑兵,除了死守城池外只有两个办法。上策自然是用更强的骑兵追死他们,实在不行也可以装备强弓硬弩,强行射杀这些骑兵。

但这两点黄巾军都难以做到,骑兵是根本不用指望,强弓硬弩黄巾也没有多少,完全形不成规模。至于所谓的长枪阵,在这种一马平川的地方,这些异族骑兵完全可以停在远处疯狂射你,等你靠近了再拍拍屁股跑了。虽然会奔射的没几个,但原地骑在马上射箭却是很简单的。

所以张宁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好在袁绍刚刚进入常山,尚需要一些时间统合这些新加入的士卒,而且也需要理清地方的关系。因此,短时间内只要黄巾不去打常山国,袁绍肯定也不会来招惹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