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腾四海 > 第四十六章 辽东新财源

第四十六章 辽东新财源(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日子陆兄辛苦了,随后还需要陆兄再迁移一些,老实的百姓来这海边。凑起个五千户左右的人,建立一座沿海的镇子,专门为我们辽东军工作。”

仅仅辽东沿海大范围晒的盐,再借用曹氏家族的商业渠道,售卖后所得到的利益,便是让辽东军再扩充个三四倍,都不会有钱粮不足的顾虑了。

所以大喜之下的曹立,立刻带着三千骑兵南下,前往刚刚在辽东半岛最南端,初步建立起来的大连城。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青州东莱郡郡治黄县隔海相望。大连周边地区的降雨量并不大,而且常年风力都很强,非常适合晒盐环境所需要的,水分自然蒸发这个基础条件。

而且当初为了快速建城,大连城郊就有曹家建立的水泥厂。现在大连也就是初步建立,只是能让人住进去遮风挡雨,城池内部细致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修建当中。

所以建立晒盐池,所需要的砖头水泥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他出动些人力,很快就能建立起来,随后就是财源滚滚。

当日曹立和戏志才黄忠聊过后,为了配合戏志才的谋划,就特意离开了襄平城,南下巡查沿海新修建的数座城池。使得以公孙家为首的辽东世家们,私底下的种种动作,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

不过曹立固然有配合戏志才的意思,同样也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亲自南下一次。

那日和戏志才闲聊时,也发觉他这样弄下去,江东对他支援恐怕是越来越小。即使曹胜是江东之主,也很难压服内部的所有声音,甚至底下人的不合作,会使得目前事态极佳的江东,开始走下坡路。虽然曹立现在立足辽东,但他也绝不想看到,江东从此因为内部消耗而走向颓势。

所以他现在必须给辽东三郡,找到新的财力来源,而不能一味的依靠江东。前几天想的人参貂皮甚至战马,最多也只够维持现在辽东军的规模。想要更进一步,他肯定还得再找出,新的赚大钱的路子。

而且江东现在已经在做的生意,是肯定不能去碰的了。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商业上要讲究什么竞争,在这种乱世之下,唯有垄断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这让重生以后,头一次为钱粮发愁的曹立,如何能不马不停蹄的赶过去。

半月后,艳阳高照的一天中午,曹立带着一大群士兵,和当地的几个官吏,一起站在大连城三十里外,离海岸不远的一处坡子上。极目望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刚建起来的,数十个巨大的晒盐池。

虽然曹立身边这位,数月前从江东调来的大连县令,完全是不明白,花费这么多的水泥砖头,建立起来的一片池子有什么用。但凭借着曹立这些年来,在江东逐步建立的威望,这位县令是问都没问,就认真的执行了下去。

看了一会儿,曹立就命令士兵们,先开渠引入海水进入晒盐池,又让他们推着这几天,刚刚打造出来的众多木推,在晒盐池里来回搅动起海水来。

一旁的官吏们虽然看不明白,但也基本都猜到了,这些曹立让新建的大池子,必然是有什么巨大的作用。

若是他在辽东再复制一遍,不说泄露机密的可能性大幅上升。两边同样的生意互相之间,即使有上面的人压制,也会不由自主的竞争起来,最后只会便宜了外人。

所以曹立现在也是很头疼,当初为了能赚更多钱,脑子里赚钱的金点子,也已经掏的差不多了。再让他想出新的赚钱的路子,不是基础条件难以达到,就是市场环境不适合。

一直到前天查看各郡粮价,顺便了解到了最近玄菟郡的盐价,涨的挺高的时候,忽然想起来一条金光闪闪的路子。

晒盐!以前他在江东的时候,有众多善于内务的文臣,不需要他去了解这些民生数据。而且自从他穿越后,曹家过了第一年,就再也没缺过钱,会稽也就是沿海大郡,同样不缺盐,所以他一直没往这方面去想。

如今天下大乱,尤其是如今大汉的盐业重地,青州冀州大多都在黄巾手上。现在这么乱的世道,别的买卖或许不好做,但盐却是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必须得要的东西。而且他通过晒盐获得的盐,远比目前各地盐业靠着煮盐,得来的盐的成本低的多,效率和产能更不是煮盐能比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