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龙腾四海 > 第二十四章 糜烂的局势(上)

第二十四章 糜烂的局势(上)(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龚景本人一路跑到徐州后,到处打听才知道,董卓这厮居然拿着他的粮草,反而跑回济北避战去了。一气之下立刻上书朝廷,状告董卓畏敌如虎,坐观青州沦陷而不支援,致使最终青州沦陷。

灵帝在接到龚景的奏折,再结合前几天兖州发来,弹劾董卓纵兵为寇的奏章。立马就明白了,董卓这家伙之前就是忽悠他,气的简直想把董卓抓来洛阳问罪。

但张让等人毕竟收过董卓不少好处,立刻站出来帮董卓说情。如今北方糜烂,若是再拿下董卓,青州黄巾必然更加无法可制。一旦卜己彻底没了制约,无论是北上协助张角,沦陷河北,还是南下和张曼成夹攻徐州,形成三大黄巾主力会师,都将会使得局势更加无法控制。

灵帝听众人劝后,也终于按耐下脾气,发旨责骂了董卓一通。命他戴罪立功,立刻带领军队从平原进攻牵制卜己。同时在不得已之下,任命并不是多信任的皇甫嵩为中郎将,率领三万精锐前往徐州,从南方夹击卜己,以解青州之乱。

可在皇甫嵩领军还没出洛阳,朝廷又接到新的情报,让之前硬忍着气的灵帝,一口老血差点吐了出来。之前尚且算是平静的颍川和汝南一带,忽然也爆发了大规模黄巾起义。

面对变成乌龟的黄巾,卢植这位儒帅也是没啥法子了。毕竟他就五万大军,再加上一些如公孙瓒刘备等,前来投靠的民壮也没超过七万人。

而张角布置在这条线上的黄巾,足足有二十多万,虽然战力不行不敢出来硬战,而且还分布在三个郡。但是这种大规模攻城城的时候,精锐与否根本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人数消耗。就他卢植的七万人硬攻任何一个郡,估计最后都是惨胜拿下,之后再也没法子阻挡张角攻下整个冀州了。

所以卢植一时无奈,也只能驻军在巨鹿的广宗城下,和张角两军对峙,寄期望于耗尽对方粮草。

而中路从河东前往青州的董卓,更是完全没把圣旨当回事。等到了八月中旬,才行军到青兖边境的济北国,然后和驻扎在平原的管亥麾下五万黄巾对峙了起来。

之后双方倒是交战了几场,但即使麾下最强的华雄,也仅仅只是能压制住管亥,而无法斩杀对方。导致数场交战后,青州黄巾固然多次被击溃,五万黄巾剩下不到三万,但董卓麾下也死了两千多,把董胖子一时心疼的不行了。

匪首波才彭脱等人聚众两万余人,连续打下了汝南和颍川接壤的好几座县城,两郡又是人口大郡,黄巾强征青壮之下,半个多月就扩军至十万。虽说这种裹挟百姓的黄巾,自身战斗力都很弱。不过若是朝廷坐视不理,或许没多久,豫州黄巾的数量就得翻上几倍,真正的又变成一方大患。

而且颍川毗邻洛阳,一旦成患所造成的巨大影响,远非河北江南黄巾能比的。鉴于此,灵帝只好暂时先放下青州黄巾,多给了皇甫嵩一万人马,让他统帅四万精锐大军,先去颍川平定波才之乱。

毕竟这些随他来的士卒,都可以算是跟随他董卓个人的私兵。而灵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硬是在洛阳掐着八万最精锐的中央军,不肯派出给各路大军剿灭黄巾。董卓自然更是舍不得,就这么拿自己嫡系和黄巾硬拼。

几场交战后,卜己又派周仓率领三万黄巾支援管亥,自己则领着六万黄巾南下攻打齐郡。董卓见占不到便宜,立刻又带着剩下的军队缩回了济北国。反倒在济北纵兵劫掠,悄悄屠戮村寨,将人头裹上黄巾送去洛阳,弄得灵帝以为他大有进展,难得没吝啬钱财,辞下不少钱粮奖赏、

可等到九月末,朝廷却等来了又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青州州治临淄城,在卜己六万大军围困半月之下,外无援兵内部又粮草将尽,青州刺史龚景只能率军弃城而逃。随后临淄城便被黄巾攻破,而整个齐郡也短时间内就被黄巾彻底拿下,如今正兵压北海,若再无支援青州就完全属于黄巾了。

临淄虽然是州治,但本身就因为青州大旱,囤积的粮草并不多,之前董卓攻打平原还和临淄又要了一笔粮草。龚景硬是咬着牙抽了出来,绕行泰山郡给他送去了。

本想董卓起码能拖着黄巾十天半个月,等到数日后就有北海送来的大笔粮草。却没想到董卓心疼自己的兵马伤亡,掉头直接回济北了,卜己又南下齐郡,龚景立刻就变成了坐困愁城,还只有不到二十天的粮草。最后硬是撑了半个月后,依然没有等来董卓的援军,只好向南方突围而出,带着数千人马跑去了徐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