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遗孀 > 第165章:刘氏族无恐,欺青霞无依(1)

第165章:刘氏族无恐,欺青霞无依(1)(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公茂典的生意无法正常运转,他们便支借不到钱了;支借不到钱,他们的手头便据拮起来。这手头一据拮,他们哪里忍受得了,因为忍受不了没钱的日子,他们便开始七想八思。这一七想八思,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青霞。

可是,想到青霞又如何,青霞仍然是女子维持学会会长,仍然是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仍然是闻名全国的鼎名之人;青霞的二哥马吉樟,仍然在袁世凯身边做内务使。尽管青霞非常有钱,可她不主动给钱,谁敢拿她怎么样。

二:

青霞在上海,多次拜见孙中山夫妇、廖仲恺夫妇和徐宗汉的同时,也不断到上海的中华新布厂参观考察。她之所以参观新布厂,是因为她准备在上海购置一批棉纱布机,在南京创办一个纺织厂。她之所以在南京创办工厂,而不是在尉氏和开封,是因为她一直都在把生意迁移至南方,这样,不仅可以摆脱刘氏族,也可以把刘氏家的商贸生意,逐步向实业领域转型。再说了,南方的经济一直比北方繁荣昌盛。

青霞在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介绍引见之下,已与上海的机械代理商谈好机器价格,当正要签订协议的时候,青霞突然接到开封唐掌柜的加急电报。唐掌柜在电文之中,催促青霞火速赶回开封,说刘氏族人有要事与青霞相商,并且,是每天都到桐茂典催逼。

一提到刘氏族人,青霞的头,立即膨胀了。因为她知道,唐掌柜在生意上处理应付一切事情,常是得应心应手,游刃有余。这能让唐掌柜应付不了的事情,能让唐掌柜急电催她回去的事情,也只有来自于不讲理的刘氏族人。

接到急电的青霞,那本来办厂的好心情,也立时沉寂到冰冷而昏暗的冬夜里了。并且,是越来越冷,越来越暗,越来越沉重。

因为青霞的心中只有事业,所以,民国成立,袁世凯初任民国大总统,她一闻讯南北党政不和,便借着刘氏族人不满之由,立即辞去了河南国民捐总理职位;南北分裂,袁世凯用武力取得了胜利之后,她仍然用巨额金钱,在暗中秘密支持**暴动。

现在,**党的头号敌人袁世凯已经辞世,青霞又听到孙中山先生说出如此动情的言语,别说她心里根本就没有委曲了,即使有委曲,即使有天大的委曲,也被孙中山这一句动情的话,瞬间给融化云消雾散,无踪无影。

所以,面对孙中山这句能融化坚冰的动情言语,青霞因为感动,几乎是热泪盈眶的说:“孙先生言重了,比起您经受的磨难,这算得了什么呢!”

“是呀!我们全体的**同志,都经受了太多的磨难,但愿现在的政府,能遵守以前的《临时约法》,来造福国民。”孙中山不无希望地说。

“如果新政府能遵守《临时约法》,我青霞仍然捐铁路于巨资。”青霞立即接着孙中山的话说。

于是,青霞不得不中断正与代理商签订的购买纺织机的协议,连夜乘上火车,急速地赶回开封。

一路之上,青霞一再地下定决心,不管开封及北方的生意再兴隆,决不能再优柔寡断了,一定要尽快把长江以北的生意给南迁;一定要尽快摆脱刘氏族的纠扰。如若不然,等刘宪德与被罢官的刘氏族人联合寡分自己的时候,想向南迁移,恐怕都来不及了。

可是,让青霞怎么想不到的是,被罢官还乡的刘氏族人,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对青霞下手了。并且,是狠狠地下手,是重重地下手。

被罢官的刘氏族人之所以要联合起来对青霞下手,是因为,他们自被罢官回到尉氏之后,仗着手里还有在任上的积蓄,仗着不吃俸禄一身轻的清闲,是尽情的挥霍,尽情的享受,是尽情的寻花问柳。

可是,他们手里的钱,毕竟是只出不进,等他们把积蓄挥霍殆净,便到刘氏族人共同拥有公茂典里,任意支借。于是,他见他借,他也跟着借,他们靠着从公茂典里支借的钱,仍然保持着以前的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没有节制。而公茂典的生意,早已是徒有虚名,不如从前了,哪里经得起这么多人的支借,怎么可以应付得了他们巨大的挥霍呢!别说年底给刘氏族人分红了,公茂典里的流动资金,已经无法正常运转了。

见青霞的热情仍不减当年,孙中山激动的立即拍手鼓掌说:“好!太好了!中国**女同志,无出青霞、秋瑾二位女巾国之右也,真是南秋瑾,北青霞呀!真让我这个须眉的大男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孙中山称赞青霞的话,立即让青霞面红耳赤。她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力所能及而已,孙中山先生如此夸赞自己,真是让她受之有愧呀!

……

孙中山正在与青霞交谈,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专程赶到孙中山的公寓里来看望青霞了。

廖仲恺及夫人何香凝,是青霞在日本考察的时候所结识的。他们二人的到来,及室内流淌的欢笑,突然让青霞有一种回到了数年前的日本的感觉,本来就激动的她,也不由自主地也跟随着室内流淌的欢笑,心情越发愉悦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