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 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第4节

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第4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罢,菊生又道:“只是庄管事也颇为难,若收了倒是小事,只是一收就坏了布行的规矩,现今布行势大,恐断了货源。其余人看热闹有之,心生同情有之,但无一人肯出钱市布。”

李婠听后,默然片刻后道:“取五两银钱给这位妇人,再雇两汉子,不要让她被人抢了钱去。”菊生点头应是。见此事,李婠也没了再看的心思,遂回转了。

至半夜,李婠枯坐书案,手捧一书,却久久未翻页。她忆起少年启蒙时,那落第秀才的一句救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又忆起街上妇人,心中激荡不平,提笔落字:

上街头,忆我少年志。数载挑灯夜读,十年复一日。何将侬强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俗子胸襟谁识我?苦困浅滩亦忧国。三更醒、泪满巾,前路茫茫。长策何处寻?不在此书中。【1】

次日,雾气未散,菊生牵马车候在角门,李婠梳了个盘发髻,左右备好上了马车,行至洒金街,又换了轿子去拱辰巷口。

君又来后门被敲响,一人在门后道:“来了来了。”开门后,他见有一妇人头戴帷帽,后跟着一小厮一婢女,嘴上讪笑道:“三位客官许是走错门,正门在出巷子往右。”

菊生懒得与之废话,说道:“快快叫万掌柜来迎,就跟他说,女东家到了。”

万掌柜此时正与账房对账,听后大惊,忙去迎接,脚下步子不停,口上也不停歇,与一店小二道:“今日东家上门,不迎客,速去备上二楼屋一间,另让几个厨子拿出看家本领,你们招子也放亮些,若东家有甚不满,谁丢了饭碗,可别怪我没事先提醒。”他心中暗自叫苦,娘耶,怎地是好?

万掌柜迎李婠上楼后道:“东家请上座。”

待人说完,庄管事起身回禀:"李记布庄面西北,在三桂上街,地段上佳,有两伙计,两裁缝,既卖丝、绢、棉、麻布料,也卖些成衣。"

李婠道:“那布匹何来?”

庄管事道:“禀女东家,若是丝绸彩娟,有一商行从南边运来,若是棉、麻,便是有行脚小商从各村各里收上来。”

单庄头道:“姑娘容禀,眉山庄占地不大,约百亩,有一个山头,树林深茂,山脚有农田、池塘,现有十五名庄丁,佃户五十户,多是做些耕种、养鸡、打猎之事。只庄上有一温泉,小有名气。”李婠听得认真,间或询问一二。

待事毕,彩霞满天。李婠道:“三位用些饭食再走罢。”那三人口中道谢,恭敬退去。

万掌柜又问道:“东家可曾用膳,楼里有佳肴美酒,还请东家评鉴。”李婠见他满头大汗,知他所想,说道:“务多忙。劳烦掌柜四下指点一二。”此次前来,李婠欲亲眼见这三处布局模样。掌柜遂随李婠四下走动,一一介绍起来。

待事毕,李婠稍坐后,乘轿往布庄去。

行至李记布庄门前,见一妇人全脸蜡黄,身着麻衣,脚上无鞋,抱着一布匹哭嚎在地,庄管事面露难色,周围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李婠掀开帘子见此,边让菊生去询问。

不多时,菊生回转后回道:“原是那妇人剥麻、绩纱、织布,忙忙碌碌一月才得一匹布,可恨那中人贪婪,收价甚低。现官差收税折现,一匹布折后只值五十铜板,却要收两倍的税银。她无公婆扶持,丈夫去世,只有一小儿在家,若抵不上税,便要收了她家中田地。今日进城,希冀有人以市价收了这布匹,好抵税钱。”

第7章

三位管事方走,李婠便把账目拿到书案,命夏菱去库房取一黄花雕木玉石算盘。

李婠道:“再把那只红木箱子取来,这案上书多,我理一理。”夏菱依言去了。待夏菱回,李婠又道:“且去找套妇人衣衫、帷帽备好,另备马车、小轿。”

夏菱犹豫没动,道:“姑娘,怎地又出门。”

李婠笑笑,没接这话:“今夜你便去知会其余人说我出门访友,以免明日有客来。”夏菱见她心思不改,遂预备去了。这夜,海棠苑的烛火到了子时才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