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谍战,我有一个情报系统 > 第112章 马伯初的等待

第112章 马伯初的等待(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马伯初听后,仍有些顾虑:“76号已经成立,我担心李世群那个汉奸会盯上我们。”

蒋天阳点头表示理解:“是的,李世群确实是个不小的麻烦。不过,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问题应该不大。”他透露道。

76号成立之初,上海地委就已经派人去侦察过。那里的大门紧闭,汽车出入频繁,而一般人员则通过边门进出。更令人警惕的是,76号附近新开的几家店铺,如铁皮店、杂货铺、水果摊等,实际上都是他们的流动哨,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会迅速向内部示警。

然而,蒋天阳并未将全部情况告诉马伯初。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一位同志成功潜入76号进行潜伏,至今未有坏消息传来。目前来看,李世群的视线主要集中在他们正在进行的“和平运动”上,而并未过多关注他们。

这也是蒋天阳坚持召开这个会议的原因。

为了增加商品种类和数量,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祖传的糕点配方,使得美味坊的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他还增加了两名伙计,与原来的侯小四一起,共同打理这家店铺,这两名伙计也是自已人。

马伯初不仅支持着上海地委的日常活动经费,还肩负着刚成立的“文化总支部”的部分费用。他深知这些资金对于党组织的重要性,因此总是竭尽全力,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为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针对上海沦为“孤岛”的错综复杂的形势,江苏省委及时分析了上海当前的形势与特点,决定抓紧租界尚未被日军占领的特殊环境,充分利用英美与日本之间的矛盾,采取合法形式,扩大群众基础,发展党的力量。

上海虽已沦为“孤岛”,但依旧是文化中心。上海文化界的进步运动,必然要影响到全国。在这里,公开和秘密出版的抗日报刊很多,一时间犹如雨后春笋破土,山花烂漫怒放,让沉闷已久的文坛耳目一新,使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都为之感到精神振奋。

邹朝闻牺牲后,新来的地委领导蒋天阳同志深入进文化界,领导着“孤岛”的文化活动,马伯初已经不止一次劝过他不要这样做。作为地委的负责人直接与工人、学生、职员等群众救亡组织发生联系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只能通过这些群体中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联系。

会面结束后,马伯初前往了另一个地点。

他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直到下午时分,仍未等到那个他想见的人。

这是邹朝闻牺牲前交给他的绝密任务,他甚至连蒋天阳也没有告知。每个月,他都会按照惯例在报纸上发布一则寻人启事,并在五天后到这个地方等待。然而,已经过去了一年多,那个人却始终没有出现。马伯初不禁开始胡思乱想,担心是否出了什么意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不过蒋天阳却说为了更好地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必须深入了解文化活动的广阔内涵及其运动规律,以便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斗争大方向。

马伯初却是有些担忧,因为蒋天阳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编辑出版新华社电讯,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坐实他的红党身份,几乎没有转圜的余地。

“马上就是月底了,下个月初,‘文化总支部’将举办一场大型的学习研讨活动。届时,马同志,还需你们安排人手,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蒋天阳沉稳地说道。他虽不满三十岁,但历经风雨,早已锤炼出沉稳冷静的气质,同时又不失亲和力。

马伯初微微蹙眉,略作思考后,提议道:“蒋同志,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活动规模适当缩减?人数过多,我担心会有不怀好意之人混入其中。”

蒋天阳却对此并不太担心,他解释道:“这次研讨会意义非凡,它承载着推动下一步救亡运动的重任。上级已明确指示,我们需要将重心放在戏剧工作上,组织起专业的职业剧团,占领大上海的舞台,与日伪殖民地的文艺、汉奸文艺进行坚决的斗争。通过这些演出,我们希望能够打开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这险是值得我们去冒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