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 第88章 大明斩首榜

第88章 大明斩首榜(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总兵标营中军大帐。

几张战车的木板充作餐桌,标营里把总以上的将领都在这里和主帅一起吃饭。

等着划船营兵将今天所得全部运回去的空闲时间里,李昊忽然灵机一动。

“你们谁雕刻手艺好?给鞑子们刻一个免送的字牌?要是还有时间,再将老奴卖沟子的画像也刻上去,留给这群鞑子瞧瞧。”

吴三桂抢下了这活,他用小刀在一块盾牌上刻了汉字免送,又雕了个极为简单的人影。

锦州总兵看了看,小吴雕的人影撅着屁股回头望,指代相当不明显。

他又命干儿子刻了老奴的名字,才勉强觉得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剃头汉民、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全都带回锦右等地,也按八旗的庄园制安排,负责产出战马所需的豆料。

建州女真还是按车轮测量,量完斩杀。

当然,为了快速使八旗内部离心,李昊当着数名被俘虏的镶白旗正身旗丁、野人女真兵做了这些事情,然后放他们离开。

努尔哈赤治下的后金,正身旗丁、包衣奴才、被抓来的索伦兵之间矛盾还是挺大的。

那些随军出征的包衣奴才也叫台尼堪,意思是从奴隶被抬了一下,地位比刚抓来一两年的索伦兵还要高。

搭乘最后一趟船回西岸前,这块盾牌被插在岸边,等着即将赶到的镶白旗鞑子拾走。

他们不一定会上交,可一定会有鞑子看到撅着屁股的人影。

鞑子兵九成九不认识盾牌上的汉字,想到这儿,李昊决心回去后命随军民夫好好雕一些这种有宣传意义的盾牌出来,再用满文汉字双语注释。

以后每到一处,就留一块。

……

种地的包衣奴才叫阿哈,真正享受了奴隶待遇,是可以在旗内当牲口买卖的。

这支明军在第二处被攻破的东昌堡等了等来援的镶白旗巡逻骑兵,没想到等到了七八十名披甲鞑子,可他们根本不凑到跟前来。

让投降之人拖家带口往三岔河赶路后,李昊率部尝试追赶这股鞑子。

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一天多砍几十个披甲鞑子,三个月就能多砍一两个旗。

但这群镶白旗旗丁明显不敢和明军接触,一直保持着三到五里的距离,礼送劫掠了两个大村堡的明军到了河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