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非洲建国记 > 61、新军

61、新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军训学员大多担任了连、排级大副职位。

对于田亮的反馈,石锦堂十分满意。

直接同意了田亮组建骑兵连的申请,毕竟兰德农场靠近布尔人的大本营,购买布尔马方便快捷,组建骑兵营也有利于部队战力的提升。

先遣营第三营的军部就设在新买的土地上,第三营编制500,营长是田亮。

他的民兵队直接打散充当第三营的建军骨干,这样做也方便新建第三营能够快速发挥战力。

兵源就来自兰德农场的美国华人移民,以及后续送来的清国移民。

签订合同的美国华人移民成为契约农后,对保卫自己土地的意愿十分强烈。

而且南华公司宣布从军者,可以获得土地租税减免。

等到明年就好了,他和英国军方的合同就到了执行期。

届时南华公司将免费获得一座大型兵工厂,不但能生产步枪还能生产子弹。

虽然这座兵工厂生产的只是马蒂尼-亨利步枪,但是却可以帮石锦堂培养军工系的产业工人,也为以后自研“新式步枪”打下基础。

另外从弗雷尔总督这里买货优势有二,一是可以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是质量能够得以保证。

不像清国花了大价钱得到的还是残次品,二手货。

这些美国华人移民的从军积极性更加高涨,很快就完成了新军大半编制。

石锦堂又派遣了200名清国男丁,这样先遣第三营建军完成。

部队装备全部换成了马蒂尼-亨利步枪,并附带了30万发子弹。

石锦堂又从安海镇选派了十多名思想过硬,对于他石总忠诚度高的军训学员去第三营担任中层副职。

田亮对此十分拥护,并且主动调整第三营的士官排名。

至于弗雷尔总督如何向上报折损,那就是他的事了,这些在殖民地当官的英国佬对于捞钱都很在行。

不然第二次布尔战争,也不会造出2.2亿英镑的巨额军费。

第二笔交易自然是买地了,石锦堂花了2.6万镑,又在兰德盆地买了3万英亩土地。

之前的3.2万英亩土地早已经被后来的华人移民耕种完了。

新买的土地石锦堂不打算分租了,要用来做军功勋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