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黄金法眼 > 第087章 会喊万岁的瓷器 上

第087章 会喊万岁的瓷器 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尽管如此,貌似察觉出了异常,觉得东西不对路子,但是也不能单从这一点上来判断,就断定它是一件仿制的赝品,这种唐镜也有世传而并非出土(古董市场上出现的古铜镜多半是殉葬品出土物,由于经年累月地受地下水气的侵蚀,所以土锈味和铜锈味很重)的品种,保存得较为新也有那种可能性的。

于老板见莫立明看东西时脸色稍有变化,他面色便也略沉了一下,眼神颤动,若有所思。

而就在他们不知不觉之间,莫立明暗暗地驱动左眼上的“七眼佛灵”向镜子上扑了过去,有了那幕明亮佛光的辅助,他自然会对上面的铜质和纹路看得更加清晰,这是别人无法做到的一件事情。

辨别古铜镜的真伪,除了对古代各个时期的器型特征要了解透彻之外——当然,看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的内容等方面,这是鉴别方法的基础,还可以从其他几个方面入手。

那就是听声、看形、辨锈、闻味,等等,刚刚莫立明辨听了声音,感到不符合真品的特质,可他又不便肯定,于是再往后面三个方面展开,这桌上却又没备清水,便就只能从“看形”上着手了。

他自然也知道,唐朝的古铜镜在市面上很受追捧,是古玩收藏家所热衷的一项。

因为看一面古铜镜,主要看的是其艺术价值,看它整体的完美性以及纹饰的精美程度。

隋唐铜镜,较前代显然有了新的发展,在铜质的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在铜镜的质地上就显得银亮,既美观又适用,在铜镜的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及较厚的鸟兽葡萄纹镜,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吉祥、快乐的画面应用到镜上,如月宫、仙人、山水等,并出现了题材新颖,纹饰华美,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这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显示出唐代铜镜的特点。

隋代和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镜比较盛行、瑞兽镜是隋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它除了继承中国古代铜镜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创新,“瑞兽葡萄镜”是唐镜引人注目的镜类,它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

总之,古铜镜在古玩市场上后来居上,为大家所认可,是有其道理的。

“看形”,即观察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着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毕竟古代在铜镜制造上用上的可大都是顶尖的工匠和工艺,不是粗工粗活的仿制“速成品”所能比拟的。

在借助“七眼佛灵”透视光的察看之下,这效果绝对不下于高倍放大镜的,而它且能做到放大镜不能为之的事,莫立明驱使那团光芒渐渐地由表及里地检查过去,整个镜器的部位每一寸都没有放过。

“哎——”

当下莫立明翻看着那片镜子,从正面到北面,他看得细致入微。

忽地,他提起右手食指在镜面上轻巧地敲击了两下,“叮——当——”,随即铜镜发出来的声响显得清脆悠长,显得有些刺耳的感觉。

听闻,莫立明眉头突然不由得轻微地皱了一下。

因为他心知肚明,由于新老铜镜在制作时,铜、锡、铅等原料配置的比例不同,因此,其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

“难怪怎么感觉它太‘新’了,水银锈也不大对头,这伙看样子有水分!”莫立明忖思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