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美人谋律 > 第九十章 上头有人

第九十章 上头有人(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大人要我告诉春六小姐。”来人私下和春荼蘼说,“这件事,白相处理得极好,没有闹到沸反盈天的地步。但是,姿态做出了,后面就不能慢怠,大约十天内就会公审。”

………………………………………

………………………………………

…………66有说要说………………

做了个读者调查,是想知道大家下想看哪类型的书。我这边可能是浏览器的问题,无法投票和看数据,大家如果能投票的,请积极投票,好方便我调整写作计划。

那么,只可能是杜家和罗家败了之后。有人捡到这个机会,立即出手,巧妙布局,拉了白毓秀下水。想来想去,目标人物有二。

一。罗斐然。

二,两位有杜氏血统。憎恨她与白家的皇家公主,韩谨瑜和韩谨佳。

鉴于罗斐然是个和白毓秀一样的绣花枕头,暂时可以排除他的嫌疑,那么最大的幕后黑手就可能是大公主和九公主。何况,那个拓拔管事,还是出自公主府的人。

对方的目标人物明确,对方使用的手段清楚,困难的就是证据问题。但,还有一样令春荼蘼感到怪异,就是这桩生意身。

就在书评区上方,有作者调查选项。

感谢欧阳&晶晶四张)、ursula1011两张)、狐狸精的死党、可爱夕梨、0330、甜沙拉、懒羊羊好打赏的平安符

谢谢。

最新全本:、、、、、、、、、、

她不了解大唐时代的东瀛,但却知道现代的日。地球人都知道,日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若说现代,进口他们的小家电啊,耗油少的汽车啊,或者其他科技产品,是很容易理解的生意。但在古代,尤其是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是很贫穷落后的,有什么东西是大唐没有,需要从他们那进口的?不管是手工艺品还是资源类的东西,似乎都没有必要隔海运输吧?要知道海运风险大。若说丝绸之路倒还好,毕竟双方贸易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东瀛有什么做生意的必要吗?若不然,古代的外贸为什么一直向西而行,却没有向东呢?因为没有和日及韩国做买卖的必要吧?只听说周边国家派使者来大唐学习,鉴真和尚还想东渡,去教化那蛮夷之地呢。

还有,那时候没有世界货币,美元结算一说。大唐的货物到了东瀛,不是为了换取他们的钱财,还是以货置货的性质。以便宜的东西,换取运回来能卖上价钱的,这样倒手,确实是赚钱的买卖。若说换到金银等硬通货……相当于八千万rmb的货物,对当时的日来说,是不是相当于他们几年的税收啊,他们绝对吞不下这么些东西。

这样的生意,真的有吗?

想到这儿,她觉得应该去刑部大牢探望一下二舅舅。虽然外祖父也明白这里面的事,但她不想再让他老人家再操心了。

于别人而言,大理寺也好,刑部衙门也好,都没那么容易进去。但谁叫她上头有人呢,给康正源递了个纸条,就立即有人来,亲自带她去了刑部大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