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三百一十三章:老祖宗的智慧

第三百一十三章:老祖宗的智慧(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氏在去世前给自己这个最小的外孙取名“祥”,希望他可以照顾武家富贵安详。

邹浩然不理解丈母娘为什么把武家的富贵寄托在邹祥的身上,只要武3思等人不乱折腾,大唐就不会有人为难他们。

邹祥很聪明,聪明的有些过头了。

有时候朕也在想,是什么让朕给于了邹国公同样的支持和信任。

虽然很多时候朕也想不明白,但毋庸置疑,朕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

朕私下问过邹国公当初为什么要放任舆论的发酵,不担心会引起大范围的混乱吗?

邹国公是这样回答的:“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无为而治并非不治,而是1种高超的勘破人心之后的自信。”

......

民间都调侃说朝廷的新科举选的不过是吏,根本不是官,谁见过哪家的官老爷整天要么扒拉算盘,要么在外面瞎跑的?

不过时间来到泰和6年的时候,第2次新科举结束,第1批新科举录取的人员像是坐火箭1样飞快的被提拔起来。

大唐各州县的大半主官要么升职,要么被送去长安吏部开办的培训班学习,要么干脆被撸掉,大唐3百多个州县的主官全都换成了第1批新科举录取人员。

泰和7年,第2批新科举录取人员到任,年底开大朝会的时候大家猛然发现,朝堂上还在的世家官员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处在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上。

见到这种情况,所有人再看皇帝和邹浩然的时候,无不心肝发颤。

邹浩然并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古人有多笨。

他只是有了1个确定目标,并为之不断的努力罢了。

真正接触朝堂之后,邹浩然终于不再迷茫,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在泰和7年辞去了尚书右仆射的职位,回到了家中安心陪着家人。

武照雪和他的孩子1出生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特质,让他们既惊又喜。

不知不觉之间,士族门阀的时代已经到了落幕的时候。

这时候的世家人再也没有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

皇帝比太宗皇帝可是狠太多了,手腕也高出太多了。

后来,李承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邹国公用3十年的时间彻底终结了1个世家门阀主导的时代,将大唐带入了1个全新的、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时代......很多时候朕都不能理解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眼光和想法,他们是如何肯定邹国公会改变大唐的格局,如何会给他近乎无底线的支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