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征伊始

第二百六十八章:北征伊始(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沟里人得到高产良种已成事实,李2认为1旦沟里人完全把高产良种推广开来,势必会大幅度增强他们的实力,所以从贞观十5开始,李2加快了对沟里人的备战动作。

邹浩然到不觉得得到高产良种的沟里人的危险程度有什么质的提升,还1度劝解李2不要着急呢!

他下令孙伏伽逮捕了郭淮连夜审讯,郭淮不是什么硬骨头,很快就交代了事情的原委。

他能上任长安令得到了清河崔氏的大力保举,他上任没多长时间就得到了清河崔氏的暗示,要他帮助混在那些沟里留学生队5当中的1些人暗中撤离大唐。

孙伏伽根据他交代的线索,很快确定了这些人的逃跑路线。

不过那些人早就通过海路回到了沟里境内,大理寺已经无法进1步追查,但孙伏伽在追查这些人行踪时发现了1个很奇怪的事情。

他们在失踪前去过司农寺设立在关中和河南道的几处实验田,孙伏伽怀疑他们用留学生的身份进入大唐就是为了偷盗邹浩然带来的那些高产粮食的原种。

3百多个外国留学生在大唐失踪,那可是把大唐的脸给丢尽了。

可百骑司、长安万年两县的府衙和十6卫几千人找了半个月也没有找到哪怕1个失踪的人。

李2这时候感觉事情不简单了。

大唐的户籍管理不是1般的严,唐人要出远门必须开具路引、随身携带身份文牒,否则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离开自己的户籍地。

失踪的可是3百个够里人,他们哪里来的路引和身份文牒?

邹浩然那么鸡贼的家伙很早就做好了预防良种外传的准备,他在拿出高产良种时就把相关的育种技术交给了李2,让朝廷培养商用品种,控制高产良种的种源,只对外销售性状难以长期维持的3代以后的杂交种子,这也是为何大唐的高产作物种的到处都是而其他国家却没有这些高产作物的原因。

其他国家哪怕得到了高产作物的种子,种两年就不能再留种了,因此只要大唐握住原种的种源,就能在农业领域保持绝对的优势。

沟里人的农业技术原本就不发达,他们很早就通过走私得到了适合他们当地环境的水稻、玉米和土豆种子了,但是种两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减产严重,需要每年从大唐获取种子。

但只靠走私的那些种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通过关系了解到了大唐司农寺的育种过程,就计划着偷盗那些原种,彻底摆脱种子的掐脖子问题。于是就有了高建武利用留学人员做幌子派间谍到大唐盗取原种的鱼目混珠的操作。

得知真相的李2直接炸毛了,不过这时候想要追回原种已经是不可能的嗯事情了,他重罚了清河崔氏,趁机又把崔氏1系的官员打压了1批,这也是清河崔氏在反对5大项目落地时最终选择妥协的1个重要原因。

要说3百多人在长安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

除非是这些人早有预谋且有在长安有着很大权利的人配合,他们才有可能躲过盘查。

李2让李君羡抽调了百骑司过去5年的所有关于外邦人员在长安和关中各地的记录,又让马周和海贸衙门抽调了大量的出入境记录,终于找到了线索,锁定了1个可疑的人。

新任长安令郭淮!

郭淮是清河崔氏的女婿,而清河崔氏是对沟里走私贸易中最大的获益者,要说他与沟里人没有1点关系李2是不信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