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这个大唐不正常啊! > 第五十三章:文抄公当得理直气壮

第五十三章:文抄公当得理直气壮(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说邹浩然能作《6国论》是1个意外,是他在武举结束之后根据过秦论的思维风格讲6国之“势”构思出来的偶得,那这篇《师说》就是他对教育1道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文章里完全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

孔颖达拿着薄薄的两张纸,心中很不是滋味。

邹浩然可没想他现在就走,装着1副老成模样:“唉,我知道太子殿下对我不满意,也对夫子和东宫的各位教习不满意。”

“太子还是年纪小,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也不算称职,这样吧,我再作1篇文给太子和东宫同僚,当大家共勉。”

他不给孔颖达拒绝的机会,提笔猛抄《师说》。

孔颖达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默默的站在他身后看着。

文章好不好他很清楚,只是这前半段论述和行文便不是1般的读书人能驾驭的。

后面关于齐国、燕国和赵国的典故与史料信手拈来,1篇文章骨架建成。

又以作者1连3叹升华文章立意,最后的点题收尾看似平静,可字里行间透漏出的那种忧国之殇的情绪依然是浓烈到了极点。

“好文章,的确是好文章!”

看到最后,孔颖达不由击节赞叹。

没多久,他又是身体1震。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孔颖达噗通1声坐到了石墩上,双目有些失神。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邹浩然这篇《6国论》实在是精彩。

说比肩《过秦论》有些夸张,因为两篇文章论述角度不同、立意不同、目的不同,没什么太多的可比性。

但这篇《6国论》又是真的好,至少孔颖达认为自己做不出来。

邹浩然把文章撕下来交给孔颖达:“刚才是和夫子开个玩笑,夫子别往心里去。”

“文纪先生生我气了,夫子帮我拿文章给先生看吧,夫子若是还想考我,出题便是,我1并作答,省的麻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