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魂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盗”、“军阀”。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盗”、“军阀”。(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袁世凯心里就知道这个荫昌的来意,就故意装着不能下床,大小便失禁的样子。

荫昌也真是个执著的人,竟然跑进袁世凯的卧室去见。袁世凯看到这此人实在是执拗,也就在卧室跟他谈了会儿。在谈话中,荫昌半是自信,半是为自己打气地说道:

“武昌的叛军,归根结底还是一伙乌合之众,又没有人在那主持大局,这场叛乱肯定不难平灭。”

袁世凯一听,先是支支吾吾,说自己久居乡野,不敢对国家大事妄加判断。而后,袁世凯突然说道:“武昌不是有个黎元洪吗?怎么能说没人主持呢?”

其实就在这个时候,袁世凯知道,自己出山的最佳时机,很快就要到来了。

“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非黄帝子孙?岂肯甘为满族奴隶而残害同胞耶?刻下局势,只要吾师肯出,拯救四万万同胞,则义旗所至,山河改观,以四万万同胞与数千满族竞争,以方兴之民国与运尽之清廷抵抗将见不需八月,而亚洲地图之上,必有****国旗飘扬也。”

萨镇冰见信后表示:“真不忍见同胞骨肉相残。”此后的战事中萨镇冰与民军有了某种默契,海军炮多远射荒郊或射向水面,减轻了民军的压力。

后有研究历史者,大力抹黑萨镇冰,将其描述成一个懦弱无能之辈,其实也是一派胡言,武昌若无萨镇冰,则断不能坚守如此。

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坚持如此长的时间,实皆黎元洪、萨镇冰二人之功,可惜到了后来,二人功绩皆被淹没,反被描述成一个躲在床下被揪了出来,一个临战贪生怕死。功臣没于地下,焉能心安?

又把生在武昌的一场临时兵变,说成是孙文领导,黄兴指挥,若无孙、黄,革命断不可成功云云。

荫昌不是战将,真正可以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和自己所统帅的北洋诸将!

最新全本:、、、、、、、、、、

反观孙文。屡战屡败,领导起义没有一次有充分准备,没有一次成功,徒使志士流血,英雄牺牲。武昌起义爆之时,其人尚在海外,等到数月后南北议和都开始了,这才从海外归来。归来不过几日,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试问,孙文何功之有?

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段祺瑞、黎元洪等为阻碍中国进步之“落后军阀”,可若无这些“大盗”、“军阀”,满清焉能推翻?汉人江山焉能恢复?

(以上蜘蛛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又说满清朝廷那头,原先是任命荫昌充当平叛统帅的。这个荫昌深知袁世凯才是指挥打仗的行家,打仗的事情,昌觉得打仗的事情还是得咨询一下袁世凯。

16日,荫昌从北京坐专车来到了洹上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