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82章 江陵峰回路转,蜀中柳暗花明

第82章 江陵峰回路转,蜀中柳暗花明(第4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今的益州该做出一些改变了,区别于刘璋时期的改变,也正因为此,当树立律法之威严,更需建立起主公的威望!作为曾经的讨伐者,主公可以为民以宽仁,可作为这一州之主,主公也需立个人之威,行严刑之法!”

诸葛亮耐心的讲解…

刘备也耐心的听罢,其间频频点头。

刘备将手按压在这《蜀科》的竹简之上,轻声道:

“孝直言及,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

“可如今,我是借助权谋、使用力量才占据的益州,还没有对百姓施加恩惠与安抚,就颁布如此严格的律法。从客人与主人的角度看,作为客人的我们是不是该把姿态放低一些?效仿高祖,放宽刑罚,约法三章,满足当地百姓的意愿呢?”

刘备的话和缓至极,完全是与诸葛亮商量的口吻。

素来,在治国上,他极其看重诸葛亮的想法。

正是此——《蜀科》。

而面前这份,算是未完成的版本…也可以说是,诸葛亮独自主导的版本。

这一版的核心在于“严格”,在于严刑峻法!

当然,因为是诸葛亮独自主导的版本。

其余四人中,法正就对此颇为微词…

凡是政令,都必须征得诸葛亮的同意,若是有不同意见,大多情况下,刘备会依诸葛亮的想法进行。

只不过,这次有些特殊。

因为与诸葛亮意见相左的不是别人,是他刘备极其看重的谋士——法正、法孝直。

“主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秦国因为暴虐无道,政令苛刻,使百姓怨恨,故天下土崩瓦解,汉高祖在这种情况下,才采取了约法三章,以宽大的政令俘获人心。”

“可今时今日之益州不同于曾经之暴秦,刘璋软弱,从其父刘焉起,治理益州便只能靠典章与礼仪维持军民和睦、上下尊卑,也正因此,才造成此地德政不能实行,刑罚失去了应有的威严。”

说到底,他在刘璋治下时,“吊儿郎当”习惯了,若这部法典一经颁布,他的许多行为都必须大肆收敛。

这对他这类“不羁”性子的人,是个极大的考验。

“孔明啊…”

此时的刘备细细的品读过这《蜀科》后,感慨道。

“昨日与法孝直攀谈,他也提及你主导制定的这《蜀科》刑律,他虽没有直接反驳,可意思却再明晰不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