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 第63章 帝王的心思和谋算

第63章 帝王的心思和谋算(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二看着这位骨瘦如柴的猛将,心疼的叹了口气:“叔宝,少喝点酒!”

秦琼笑了笑,又接连咳嗽了几声,笑道:“谢谢陛下挂念,那臣就说了,抛去几位行军总管不论。

臣觉得宜寿侯无论是在突厥的那一战,还是在吐谷浑的这一战都已经崭露头角,有了大将之风,赞美之词不必多言了,臣觉得宜寿侯该往上走一走了!”

房玄龄闻言笑了笑,拱手道:“敢问翼国公,您所说的往上走一走,是指官职还是爵位?

宜寿侯他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五,二十五的年岁已经官居四品,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出类拔萃了,赏赐得慎重。”

“回陛下,督军是御史方名堂。”

李二伸手点了点上官仪,轻声道:

“游韶,你一会儿把开战以来方御史写的奏报整理一下,然后按照先后顺序整理好放在我的案头,如今不是盖棺论定的时候,等大军班师。”

说罢,李二继续道:

“现在我们来商讨一下军功的问题,代国公、任城王、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彦等人先且不论,朕这边自有打算,之后会有折子下到三省,你们商议一下。

这一路的苦臣虽然没有切身体会过,但从军报中也得知这一路的不易,臣和楚国公的意思一样,代国公断然不可能造反。”

李二点了点头:“如此,此事暂且搁置一边,现在的的问题是利州刺史高甑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难道不知道事情总会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天。”

李孝恭闻言笑道:“臣得知,自征伐吐谷浑高甑生出任盐泽道行军总管以来,可能是他恃功而骄的原因,利州刺史已经有过三次散漫的行为。

第一次是没有按照计划抵达预定位置,导致已经被击败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焚烧草场。”

“第二次是任城王帐下闻聚将鼓声而不至,第三次就是在赤海城一战,先锋军不见踪迹,行军速度比携带辎重粮草的中路军还要慢。

孰能孰贤,大功小过,阵斩策勋,我们就以军功论赏赐。

今日就先从宜寿侯、尉迟宝琳、程怀默等将领先开始,以此类推,再到各军的校尉、队正、队正以下咱们就不商议了,交给兵部就可以了!”

“咳咳咳!”

身子越来越差的翼国公秦琼站起身来,朝着李二拱拱手笑道:“既然陛下如此说了,那就让我这个病秧子来开头吧。

说的不好,或是不对,陛下也莫要往心里去,毕竟领军者之战功核定起来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如果不是中路有三百陌刀军,如果不是颜白拼死力战,赤海一战怕是我军首败,怕是宜寿侯也要以身殉国了!”

李二点了点头:“河间王的意思是?”

李孝恭笑着轻声道:“臣的意思是高甑生怕是因为这些事对代国公和宜寿侯怀恨在心,所以恶人先告状,先站住了脚。

就如御史朝堂弹劾一样,有则加冕无则改之,说句不好听的,臣更信代国公和宜寿侯,两人若是真有那心思,为何非要等到灭国之后呢?”

李二点了点头,随后看着魏征道:“玄成,高甑生军中的督军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