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383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

第383章 陛下你可不能学杨广(第4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靠近黄河的两淮流域,原本是宋朝粮田最多最好的地区之一,结果因黄河没什么治理,到处都是问题,损失了大量的优质粮田。

元贞二年新年过完没多久,工部尚书徐元带着一群工部官员来到选德殿。

只要你不通敌判国,不造反作乱,朝廷不能随意更改商人。

这样有商人就愿意买五十条船,或三十条船专门干这件事。

别说一百年,起码赵与芮在位几十年,你们家可以一直干下去。

不然有人买了十条船,才干一两年,朝廷把你换了,那就损失惨重,船卖出去就得折价。

这些为朝廷专门做事的商人,后面就被封为皇商,朝廷会给予各种优待,各种照顾,以鼓励商人们主动帮朝廷做事。

商人整个付出约一百六十贯,每运一万石粮,能赚一百多贯。

所以有些商人就可以考虑干这种事。

另外在超过一个月的行程中,朝廷还会和商人另外商量补贴,总之赵与芮这边的损耗保证,不管有多远,都在百分之十以下。

他们的海船现在运到海叁威那边,绕过高丽行程超两个月,运二十万石粮,付出的费用都不会超过两万石粮价,并且只支付钱银,到了海叁威还是二十万石粮。

而且这样承包之后,商人也有监督作用。

朝廷种种条例出来之后,愿意承包的商人非常之多,还得报名争取。

其实运一万石才赚一百多贯,利润相当之低,能运一万石粮的船运其他货物,赚的可远远不止一百多贯,这种活大多数海商都不会干。

但因为帮朝廷运粮有各种其他优待,朝廷还承诺可以承接其他工程,包括一些非军事建筑工程,都开始向商人们承包,还有朝廷特卖的商品也向商人们开放,这么多优待之下,为朝廷运粮成为一件美差事,哪怕这件事上贴钱,其他方面也能赚回来。

进入元贞二年,赵与芮召集工部官员,考虑黄河治理的事。

黄河的治理在历史上都是一大问题,南宋历史上是真没办法,那会经常打仗,蒙金宋不亦乐乎,谁都没功夫管到黄河。

商人在临安接粮二十万石,是要签字画押的,你要像明朝一样,刚从仓库出来,到码头就变成十万石了,商人们不接啊。

这种运到其他地方,是要被砍头的,少了十万石,还不查抄他满门。

漕运在历朝都是官办,赵与芮在进入元贞二年时,改为民间承包运输,朝廷省心省钱,又省粮。

同时,为保障商人利益,保证让他们能安心干这行,朝廷从商人中选出愿意专门经营这行的,和他们签定合同。

十年起签,上不设限,你家要是愿意,一百年干这个都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