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380章 蒙兄宋弟,定州议和

第380章 蒙兄宋弟,定州议和(第3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户部根据人员规模,编制预算和成本--”

“工部开始筹选地方,兴建学校——”

——

毕竟后面十年,肯定是大宋朝疯狂发展和拓张的十年,需要的郎中比较多。

而古代郎中最大的问题都是师徒相授,秘笈自珍,相互都愿意轻易传授给别人。

赵与芮后来集中了御医,成立了医士院,从全国招了五百人学生。

现在这些人学了一年多,赵与芮深感还是不够。

所以才成立大宋医学院,扩大学生的培养。

当天赵与芮和内阁成功议定了几件事,主要是为大宋人口增长想办法。

同时决定成立大宋第一所大学。

“大宋医学院”

和很多人穿越第一件事先建军校不同,赵与芮现在把医学院放第一位。

在宝庆七年,他把南宋所有的医药机构,包括京师的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等各种医疗机构,合并成立医药部。

老师由原翰林医官院、御药院、尚药局的六十多名医官,又从各地民间抽调了上百名医术精湛的老郎中,初招生目标定为三千人。

学期六年以上,以后每年再招两千人,最终学校学生数要达到七千。

学校有七千学生后,从第七年开始,每年毕业一千,招一千。

皇帝如此重视郎中,所有人都知道是为了天下百姓,大伙当然全力支持。

“着医药部编制相关教程书籍,设定班级和老师——”

而南宋地方医疗机构福地院、安乐坊、安济坊、居养院、和剂局、慈幼院、医药院等合并成地方医院,整合了南宋京师和地方的医疗资源,主要是为军队提供大量郎中。

这一两年下来,大伙的感觉还是郎中不够。

然后今年开始,朝廷收编全国郎中,无论愿不愿,统统收编到各地或京师来。

所有郎中给予官吏待遇,医术好的,名声好的就是官,医术差点的,就是吏,朝廷给饷银养着。

但赵与芮也答应了他们,每人最多为朝廷效力十年,不愿意收编的,十年后可以离开,还是做私人郎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