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201章 凡驱百姓来攻城者,皆可杀

第201章 凡驱百姓来攻城者,皆可杀(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孟珙脸露尊重之色,崔与之这把年纪,还要在各地奔波,真是尽心尽力。

各地的文官崔与之基本选好了,很多都是他以前在四川的旧部,但是武将变化比较大,崔与之要每个人亲自见面,考核后才决定。

已经确定的地方主官人选中,凤翔由郭正孙知府,孟珙大哥孟璟驻守,天水军由忠义军总管田燧和凤州教授张叔寅。

挖完之后,伱蒙古来攻,方圆百里找不到人帮忙挖土填沟,要么你自己带民夫进宋境,要么你用精兵亲自上阵,到时攻城难度会大大提升。

另外新到的火炮,优先分配给五州和三关,还有凤翔,大散关,其余四川境内的城池都可以不用。

这些地方攻不破,蒙古兵就进不来,这些地方被攻破了,其他地方也很难守。

孟珙最后道:“陛下说了,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城,战场上最重要还是看双方主将的发挥,所以各关各州,都要选用贤能,忠于大宋,能死战而不退。”

“要让来犯的敌人,每攻一城,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孟珙的战略下,凤翔两万兵,两万户百姓,天水五千兵,一万户百姓,西和州五千兵,一万户百姓,成州、阶州、凤州皆是如此。

这样就是优先凤翔,然后重点五州三关(三关是七方关,仙人关、武休关)。

孟珙说的基本也是吴玠兄弟留下的策略。

“欲守三关,必守五州。五州不守,三关不固”。

南宋就是在郑损手中弃了五州,被蒙古轻易破了三关。

“说的好。”崔与之抚掌而庆,不停的点头。

崔与之所想和皇帝一样,不管在哪,主要还得看人,所以历史上他向朝廷举荐了大量的人才。

比如此时的南郑知县郭正孙,大散关守将张宣都是他推荐的。

郭正孙已经前往凤翔任知府,郭正孙能力非常强,虽然是文官,也能打仗。

“守关文武,都要精挑细选,过些天,本官会亲自走遍三关五州,确定武将人选。”崔与之这时沉声道。

但孟珙用了皇帝的方式,重点说到了数据和用人。

即每州每关多少人,存多少粮,能抵抗多久都做了预算。

孟珙甚至按照皇帝的说法,各州的城墙加固到多高,护城河多宽,也都要有标准。

像现在大散关的八米城墙肯定要加固,至少要加固到十米以上。

现在大宋正在迁移所有百姓,南宋这会很多城池没有护城河的,孟珙还要开始挖护城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