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七十五章 羌患

第七十五章 羌患(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过东汉朝廷对于建立属国,让胡人自治显然并不上心,而是想要占领他们的土地,然后通过汉胡杂居的方式,迅速同化这些胡人。

事实证明,东汉朝廷这种比较激进的民族政策,显然那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让边境战争频繁,叛乱不休。

段颎征战十数载,对于羌人了如指掌,才会看得如此透彻。

不过段颎也在书中写到,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只是单纯使用怀柔政策,反而可能养虎为患,必要的威慑不可或缺。

段颎的这种做法,与后世的民族自治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这种民族自治的方法并非后世独有,很早以前就在中国出现了。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大汉的行政区除了郡、国以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属国。

属国,也就相当于后世的自治区,专门安置那些投降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民族。

大郡置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设立属国,如置广汉北部都尉所治为广汉属国,置蜀郡西部都尉所治为蜀郡属国,置犍为南部都尉所治为犍为属国,置辽东西部都尉所治为辽东属国,这些属国与郡同级别。

他们却没想到,这种政策非但没有达成既定战略,反而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

首先,那些留在青海附近没有迁徙的西羌,因为牧场被汉人占据改为耕田,所以为了生存不断发动叛乱,想要重新夺回牧场。

至于被迁徙到长城沿线的东羌,与当地汉人混居,却因为与汉人民族、文化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不断与当地汉人发生冲突。

大汉天生拥有优越感,生活在当地的汉人豪强大族,对于这些从外地迁徙而来的羌人,自然从心底瞧不起,所以欺凌羌人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羌人更是官吏们首要压榨的对象,繁重的徭役、赋税,让许多东羌部落生活难以为继。

小郡则置于本郡之内,不另标名称,如龟兹属国只作为上郡的一个县而存在,直接称呼龟兹属国,与县同级。

属国设有都尉、丞、侯、千人等官,下有九译令,又有属国长史、属国且渠、属国当户等官。各官由汉人或内属胡、羌的首领充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与西域都护同一级,直属中央,其治民领兵权如郡太守。

属国官掌属国兵,称属国骑或属国胡骑。

在属国之内,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风俗,再加上境内大多都是本族胡人,且官员之中也有很多胡人首领担任,这也就能够保证胡人的利益。

如此一来,叛乱之事就会少上许多。

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以致东羌亦是叛乱不休。

当然,不仅仅汉人这边有问题,羌人本身也有问题,他们生活习惯与汉人不同,有些部落首领不甘心被汉人管辖,所以才会频频惹出祸患。

按照段颎的想法,既然汉胡矛盾难以调和,就不应该强行迁徙东羌,令汉胡杂居,如此对于双方都没有任何益处。

当效仿西汉时期,在比较贫瘠不适合耕种的地方建立属国,将那些投降的羌人迁徙到属国之内,而后任命羌人首领管理自己的部落,如此既能保证这些羌人不会占据大量肥沃的耕地,又能避免汉胡杂居引起双方之间的民族矛盾。

周琦看到这里,却是心中微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