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323章 朱局长:卧槽,我吃上软饭了?

第323章 朱局长:卧槽,我吃上软饭了?(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邓昌宝哈哈大笑道:“不怕,咱们有族头压阵,什么大老板来了都比不了,不过我们这些中坚力量确实也要多出点力才行,免得排在功德碑前面的都是分支来的大老板,那确实也不太好看。”

这番话,听得族人们目瞪口呆,花一两百万去建祠堂,这话要是搁在几年前说,肯定会被全体族人骂神经病。

103世分居邦杰梅田、邦杰社角、邦杰山营、邦杰帮坝、北流利草、邦杰大岭脚、邦杰禾坪排、邦杰观冲。

这一刻,各村的首富都纷纷表态,在功德碑和功德墙上留名,对于族人来说只要祠堂不倒不需要重建,那他们的名字就能够永世流传,可以说是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重建祠堂,那肯定是要立功德碑和功德墙的。

而想要建成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祠堂,不是建得足够大就行,必须要请专业的建筑设计师来做好设计,整体雕梁画栋,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所有建筑材料都用最好的,严格保证质量,力求百年后祠堂都不破损。

又比如后世的某些舔狗,自己省吃俭用,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面对心目中的女神时却极其大方,甚至不惜把信用卡刷爆也要给女神买奢侈品,只要女神能收下自己的礼物,身心就无比愉悦。

不过,这几年那耶邓氏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就刚刚客运公司就拿出了一百五十多万来给族人们分红,所以重建祠堂预计要花上一两百万虽然有点吓人,但族人们在震惊过后,心里很快就接受了。

在博白这种宗族文化浓郁的地方,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无论是哪个姓氏,在族里重建祠堂的时候,都有族人为了在功德碑或功德墙上留名而选择一掷千金。

等族人们的心情平复下来了,邓世荣才上台说道:“各位兄弟子侄,年前开助学会的时候,我就已经跟大家提到过准备重建咱们那耶邓氏祠堂的事,现在我就跟大家说说这个祠堂要建成什么样。”

邓允强想了想,说道:“我们那耶邓氏的分支那么多,肯定也会出大老板的,看来咱们自己也要争气啊,不能让这些分支的大老板给压下去了!”

邓世荣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见族人没有意见,便接着说道:“目前,重建祠堂的人口钱,定为10块钱一个人,这个等会就收取,用来当作重建祠堂的启动资金,剩下的钱就采取自由捐款的方式。

毕竟,咱们这些分支族人很可能也会有大老板,或许人家也想上功德碑和功德墙,这个我们要提前做好安排。”

这次分红,跟亲家一起拿到了整整6000块钱,收入之高真是羡煞旁人。

邓世荣看着底下的一众族人,把他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这新建的祠堂,我的意思是要么不建,一旦决定要重建了,那就争取一步到位,建成全国都排得上号的祠堂。

邓昌雄笑着接话道:“昌宝,我跟你肯定是要冲到前面去的,分支来的大老板想把我们压下去,也没有那么容易。”

听到这里,邓允贵接话道:“还是九叔你考虑得周到,这么隆重的重建祠堂,确实应该通知各个分支的族人。”

此时,一直在围观的官氏族人也还没有离去,听到邓世荣这番话,他们一个个都被震麻了!

只见他们目光呆滞,甚至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他们当中还有人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上一次肉,生活过得无比艰辛,结果隔壁邓姓竟然要花上百万建祠堂,这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这话一出,众族人的眼睛都亮了。

104世分居博白沙河、菱角盐墟、合浦灵山、博白江宁、那林。

如今,我们那耶邓氏开基至今已发了二十余代人,现在要重建祠堂,而且是要大搞,那就要派人去一一通知这些那耶邓氏的分支,这也是他们的祖宗,我们有义务通知他们。

毕竟,哪怕是到了后世,那耶邓氏重建祠堂的总体花费,也就一百多万而已。

邓世荣见状,不由得笑道:“大家也不用着急,等祠堂做好了设计,再到开工建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而且想要把祠堂建成我刚才说的那样,没个两三年甚至三四年是做不到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