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千里暮云平 >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1章 平城乱起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1章 平城乱起(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叶墨伴随着御驾离京后,易空灵第一个动作就是对付苏越。

易空灵的目的不是让以苏越为首的这一小股保守派彻底闭嘴,反而是要用苏越的性命激发起军方对叶墨一系的仇恨,扩大矛盾。再有就是让长公主殿下对叶墨产生一定的怀疑。

在长公主的概念里,苏越虽然反对南征,却绝对忠于北国朝廷,忠于皇室,不会与叶墨勾结。如果苏越活着留在京师,对皇室而言其实是一种深层次地安全后备。假设叶墨心存不轨,借陪伴御驾之际篡权,京城有苏越在,长公主尚可以依靠苏越领兵勤王,或者放弃新帝拥立太子,从而破坏叶墨的野心计划。

这些长远的打算,长公主早已经想到,她也巧妙地对新帝暗示过。所以新帝才会将苏越强行留在平城府。

五月初七北国边关传来捷报,崔华将军率领部众,成功抵抗来犯南朝军队,并且乘胜追击,攻占了火营关。

虽然火营关是江北与北国之间防守最薄弱的一个小关口,军事意义也不大,但是北国后方的百姓们哪里知道这些细节。在叶墨的大力宣扬之下,崔华的功绩被抬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北国士兵们的士气也充分激发起来。崔华原本出身将门,现在作为年轻有为的将领,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一样冉冉升起,势不可挡。不仅得到了百姓们的追捧,更是渐渐被边关老一辈将帅认可。

崔华按照叶墨的授意,上书朝廷,要求增派援军,进一步开展收复江北的行动。

新帝历数南朝对北国这些年的种种欺压行径,趁势宣布御驾亲征,讨伐江北的决定。尽管不是所有朝臣都拥护这样的决定,但是反对的声音比预想中要微弱许多。这都归功于叶墨提前运筹,还有长公主公开表态支持新帝,彻底让军方丧失了继续阻挠的勇气。

苏越闻讯痛心疾首,拖着伤病想要上朝,阻止新帝亲征的行动,甚至他宁愿放弃立场,领兵挂帅替新帝指挥大军讨伐江北。可惜新帝早对他失望,又有了崔华这个新人,于是他在叶墨的建议下先发制人,下了一道圣旨,表彰苏越多年来守卫边疆的辛苦,既然苏越伤病未愈,就在京好好休养不必操劳。其实是正式剥夺了他的兵权。

新帝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苏越确实不能领兵。军方也一时之间找不到能够担当最高统帅的将领,想要反对御驾亲征,就惟有坚持龟缩不战的立场。可是崔华的捷报,江北卢存义要倒戈的传闻,无不刺激民心士气高涨,拦不住,压不下。如果军方一再阻挠,平白错过了收复江北的大好时机,谁也担不起千古罪人的骂名。

另外新帝亲征安排得井井有条,军队集结,粮草备妥,后方布防,就连京中辅佐太子监国的人选也早就定下。长公主殿下复出,支持新帝的举措,令所有人精神一振。朝臣们对于长公主的才智都不存怀疑,如果连她也同意南征,愿意坐镇京师稳定后方,别人再多说就没有道理了。

五月十八,新帝率八十万大军离开平城府,直奔江北。叶墨随行。

长公主辅佐刚满六岁的太子监国,临朝听政,镇守京师。

叶墨将自己的几个心腹幕僚留下供易空灵驱策,其中包括易空灵特意要求的张怀。张怀已经取代了叶成贵在兵部的影响,而且对易空灵的才华很佩服。易空灵对张怀的心性弱点摸得透彻,留下他自有妙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