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唐 > 第三百七十一章:逆胡送和书

第三百七十一章:逆胡送和书(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都与李隆基隐隐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作为天子,李隆基绝不会做表态的。

“此事还有谁知晓?”

杨国忠刚要回答只有他一人知晓,却听殿外黄门大声道:

严庄在亲笔信中所提的条件,李隆基看后直皱眉。

大致有有三点。其一,安禄山向大唐天子称臣,但保留天子尊号。其二,唐朝须将河北道、河东道、以及都畿道作为安禄山的封地。其三,君臣名分重新定下以后,双方罢兵言和,各自相安。

李隆基看罢之后,并没有愤怒,安禄山提的条件的确是狮子大开口,任谁做皇帝都不可能答应。但何谈嘛,总要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他甚至在暗想,如果安禄山再退两步,仅要河北道为封地,去皇帝尊号为异性藩王,自己有没有可能答应。得出的结论竟是有很大的意愿会答应。

然则,这种讨价还价的事怎么可能出自天子之口呢?甚至都不应该出自于宰相之口。

经过了初时的激动,大唐天子李隆基很快平复下来,这份何谈的条件,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他也没有当即表态,而是直视着杨国忠询问意见。

“圣人,安禄山求和了!”

“甚?”

天气闷热,李隆基本来躺在榻上昏昏沉沉的十分难受,听到杨国忠突如其来的一嗓子,整个人如坠冰窖,立时来了精神。

“你再说一遍,谁求和?”

杨国忠比魏方进先一步到了兴庆宫,他有几分抑制不住内心中的兴奋,安禄山求和这等大事意味着战事可能和快有出人意料的转机。

“杨卿以为如何?”

杨国忠早在来的路上就大好了腹稿,就等着天子发问呢。

“臣以为,此事不宜公开,可由臣负责与严庄联络。若可缓和局势,朝廷休养生息三两载,不愁不能一举踏平了安贼逆胡!”

杨国忠说的热血沸腾,一面又观察李隆基的脸色,见他神情似乎颇有赞许之意,才壮着胆子将准备好的话和盘托出。

“臣窃以为,朝廷的底线,只允许河北道一地为安贼封地,必须去皇帝尊号,改称王,称臣。”

“这是安禄山伪中书令严庄的亲笔信,托商贾送入臣的府中,请圣人过目!”

伪燕的中书令严庄这个人在安禄山起兵前只是个无名小卒,朝野上下听说过此人的恐怕不超过两手之数,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的无名小卒甚至可以让大唐的天子都为之动容。

“快拿来朕看!”

李隆基也想看看,安禄山是如何要求和的,且先不论朝廷是否答应求和,仅仅是求和这个举动就有可能暴露了伪燕的外强中干。

这真是个意外之喜,于炎炎夏日的闷热中,不啻于一缕微凉清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