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云宫计 > 34.蒙冤

34.蒙冤(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阿沅回过头去,手中将绢布揉成一团,塞进袖子里:“如霜,你怎么来了。”

如霜穿着素缟麻衣,头发只用白绳粗略地扎了一个辫子,双目因哭得太久而显得红肿而干涩。她话锋陡然一转:“我怎么不能来?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要藏起来?”

阿沅沉吟不语,暗自在犹豫,是否要将那日发生的事告诉如霜。她看着如霜那对眸子里的切切恨意,只怕不逊于自己。然而云台宫向来守卫森严,那绢布和发钗莫名出现在贵妃寝殿之中,想来定是借了宫内人之手。若让如霜得知此事内情,以她的个性,少不得要在宫里大闹一番。如果因此将这段旧情曝光于众,岂非更是雪上加霜?

如霜见她目光闪烁,加上这几日所见所闻,愈加肯定了自己的怀疑。她面色森冷,逼问道:“小姐出事那天,原本是你陪在她身边,你去哪儿了?听采薇说,小姐是找不到你才出去的,然后呢?发生了什么?你回来后,什么都不说,也不敢去小姐灵前祭酒。我知道,你就是心里有鬼,不敢见她”

元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凌晨,云台宫响起一声哀恸的传呼:“兰贵妃娘娘薨逝——”

阿沅不记得那些往来忙碌的太医都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当皇帝看到寝殿里端出一盆盆血水时的表情,甚至都忘了如霜、采薇、小得子,那些云台宫的宫人是怎样凄厉悲恸的号哭。那些人,那些事,都随着姐姐的长眠而远去。

这次的新年,大雪突降三日,太后说这是丰年的象征。贵妃之死和皇帝辍朝数日,似乎只是给宫人们平添了节日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谁也不知道杨慕芝因何而小产,因为没人看到她去了哪里。那日惠安门的确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皇帝十分看重的京畿营副统领卫瀚,被人供出居然是穆氏逆贼的同党。当日他企图潜入宫中行刺,却被御林军发现其行迹,一路追至承庆宫前才将其诛杀。可是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呢?谁也说不上来。

正月六日,太后特赐杨氏以皇贵妃之礼下葬。

云宫计

阿沅从梦中惊醒时,发现自己身在一个阴冷幽暗的房间中,后脑隐隐作痛。宫中多得是这样经年荒废的庑房,每一间都积满了灰尘,压抑着一桩桩不堪回首的过往。她被浮尘呛得有些难受,心中只是一片茫然的凌乱——

绢布,鸳鸯钗,惠安门……一幕幕回现,最后一个场景,是自己被人从背后击晕,再不知后事如何。她依稀记得那块绢布上写的是:戌时宫门下钥前……她看了眼外面沉郁的夜空,神志瞬间清醒:自己没有按时回去,那么姐姐呢姐姐一定急坏了她会不会……

阿沅双手扯着裙角,焦急地向云台宫的方向奔去。

就在云台宫前的长街里,她看到一个穿着玄狐斗篷的女人,那样的纤弱、无助,双足麻木地在地上拖行。她的身前身后都是长街无尽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似乎要将她完全吞噬。

阿沅并没有出现在杨慕芝的奠礼之上,她一个人坐在云台宫后苑的竹亭里,手上握着一块满是血字的绢布。

姐姐去世那日,她赶在太医和宫人们来之前,将这块绢布,连同那件带血的玄狐斗篷,以及另外半枚鸳鸯钗都小心地藏了起来。人死虽不能复生,死后的哀荣和家族的安危,却是她不得不替姐姐顾虑之事。更何况,这块绢布,或许能为她找到谋害姐姐的真凶

回想起来,那凶手如此精心布局,其险恶用心令人咋舌:一来既可借太后之手杀人于无形;更有甚者,倘若杨慕芝当日果真与卫瀚死在了一处,二人私情便昭然若揭,加上死无对证,杨家和卫家都会毁于一旦。

阿沅看着亭外纷飞的大雪,泪意被冷冽的寒风生生逼了回去,她竭力抑制胸口翻涌的仇恨,一遍遍地察验着绢布上留下的每一处痕迹。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冰冷的声音:“今日小姐梓宫奉移,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姐姐。”她试探着小声唤了一句。

杨慕芝稍稍抬起了头,如同行将就木之人,用一种涣散空洞的目光望着她,口中喃喃着:“孩子,我的孩子……”

阿沅这才注意到,她所行之处,留下了一道暗红色的细流,沿着冷硬的石砖缓缓流向远方。那么多的鲜血,正随着她最后一丝意识,从这个人的体内渐渐流失。

“姐姐,你不要——”阿沅泣不成声。

可这一次,她再也不会微笑着回应了。杨慕芝颓然地阖上双眼,眼角滑落了一行清泪。或许她曾真心盼望过,可以和靖祯拥有一个孩子,携手度过他们的后半生。然而什么都已经迟了,也许早在那年江南的细雨微风中,亦可能是在肃王府的红烛之夜里,所有的错误就早已注定。她遗憾过,抗拒过,挣扎过,向往过。而现在,她真的是太累了,只想好好地睡一觉。也许过完这个新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