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摄政王 > 摄政王 第74节

摄政王 第74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权城杀气腾腾地准备行囊。他虽然是个清瘦的道士,但从小练功没落下,陆相晟听说就是个文官,权城想也知道,估计是满口之乎者也“焉用稼”。去您妈。

就在他准备妥当随时跟着陈驸马启程,摄政王砸了钦安殿斋醮道场,踹了炼丹炉,把道士全部打出宫,成庙生祭在大隆福寺举行。佛道之争从未停歇,这些无一不说明,道教失宠了。摄政王厌恶道教了。

权城顾不上。真的顾不上。他现在心里都是三作物,除非摄政王把钦天监砸了把他抓了,他就还是大晏的官员,首先考虑的是万民。师父也许会怪罪,到时他会领罚。

只要让他去右玉,亲眼见见到底怎么回事,种子哪里出了问题。

仁祖皇陵被毁。

权司监眼睛发直:“王都事,陆知府河北征兵,是不是能把玉米土豆甘薯的种子带去右玉?种一下,就种一下,这三位绝不辜负殿下,也不辜负万民!”

王都事被他捏得手发紫,心想干农活的手劲都忒吓人:“权司监冷静,殿下这几日为了陕西赈灾的事情殚精竭虑,苦心谋划。但是你放心,殿下什么人?真正利国利民之事,殿下不会无视。”

兴许王都事真的起了作用,回去研读了权司监所上条陈,劝说摄政王殿下接受权司监的建议:并不全西北推广,先在右玉试种。

第二天,寿阳大长公主府送来一群征兵中的农家子弟,跟权司监讨教如何种植三作物。

权城一抹热泪,遥遥一敬:“多谢殿下明鉴。”

权司监一愣,摄政王看他神情,叹气:“卿亦拿不准的话,此事再议吧。”

这次谈话之后,权城煎熬几晚没睡着。若只是差事办砸了大不了被杀头,他不怕。怕的是误国误民,如果害了西北之民,那岂止是千古罪人。

再一晚反复,权城终于下定决心,披衣而起,写信给师门,把此事原委详细阐明,请求自逐,往下权城如何,与师门再无干系。

信送出后,权城蹲在地头,看着三块田中顽强生长的植物,热泪盈眶,行了个五体投地大礼:“三位神植有灵在上,弟子权城乞求三位拯救晏人于水火,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权城上书要求在西北推广土豆甘薯和玉米。摄政王没有回,大约也是公务繁忙,再也未来钦天监。权城焦灼,眼看要过了最佳种植期。摄政王陕西赈灾,调商粮,委任陆相晟提督右玉,朝政动荡,权城蹲在钦天监稀里糊涂听着。右玉人铁血忠心,守着一座小城硬扛了鞑靼大军七个月。权城默默为右玉举行了祈禳仪式。

权城满怀希望地等着河北兵们踏上征途。带去的种子都是他历经数年代代淘汰导择优中选优的极品。他教那些农家子切割土豆和甘薯,育苗,壅土,浇水,防虫。新的作物就是新的希望,权城坚信不疑。

三清在上,护佑大晏,护佑大晏万民。

权城没等来好消息。陆知府只在回信上语焉不详地说了句“种子有问题”,权城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哪里有问题?水土不服?与本土植物家畜相克?长不出东西?陆知府很显然根本不懂耕种,一句要紧的都没提。

权城挺着给自己煎了碗药灌下去。这时候他不能出事,更不能气死。这次他上书摄政王,要求亲自去右玉。正好陈驸马也要去右玉查访,有陈驸马担保,权城上书批复比上次迅速许多:准。

去右玉,如果那个陆相晟糟践了三作物,权城就去砍死他。

右玉几近城空,陆相晟在河北征兵,陈驸马家鼎力支持,征兵完毕就要往右玉走,权城瞬间得三清庇佑,福至心灵,抓住这个机会的尾巴,上书摄政王力谏可在右玉推广种植三种作物,三种作物绝不辜负殿下与万民。

摄政王还是没回,权城天天打听河北征兵的情况,煎熬成了游魂。陈驸马多多少少认识他,看他那样,着实不忍心:“权司监,你是不是忘了王都事?摄政王日理万机,实在不行,你去找找中书省王都事?”

一语惊醒梦中人,权城立刻活过来,真去找王都事了。王都事拿着他的名刺,哭笑不得:“权司监,你又来了。上次是请摄政王去钦天监,这次又是为什么?”

权司监握住王都事的手:“都事有所不知,这一次,大晏要靠王都事救一次了。”

王都事吓一跳:“权司监发什么癔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