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 >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 第75节

鬼吹灯Ⅰ+Ⅱ(1-8部全集) 第75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是一单最大的生意,但据明叔收集到的情报来看,这具千年冰川水晶尸性属极寒,阴气极重,如果没有藏传供奉莲花生大师的灵塔,普通人一旦接近就会死亡。对付那种东西,其余镇尸的物件怕是全派不上用场了,想来想去或许用那面古镜才有可能将她从九层妖楼里背出来。

我和大金牙还是头回听说这个名词,湘西尸王的传说倒是听闻已久了,究竟什么是冰川水晶尸?比那湘西尸王如何?

我当即一怔,这画虽好,但是画中的牛会动,那未免也太神了。以前听说过有古玩商用两张画蒙人的,画中有个背伞的旅人,一到下雨画中的伞就会撑开,其实是两张画暗中调换,不明究竟的以为是神物,这张《落霞栖牛图》怕也是如此。

而明叔当即遮住光亮,再看那画中的老牛,果然已卧于草舍之旁,原本吃草的地方空空如也,我大吃一惊,这张古画果是神人所绘不成?

明叔却不隐瞒,以实相告,这画中用了宫中秘药染过,故有此奇观。就算没有这个环节,这幅《落霞栖牛图》也够买十几套像样的宅子了。

明叔又拿了两样东西,价码越开越高,真是豁出了血本,看来他必是久欲图之了,见我始终不肯答应,便又要找别的东西。

我对明叔说:“我们今天算是真开了眼了,在您这长了不少见识,但实不相瞒,那面法家祖师古镜,我的确拿了,但是出了意外,没能带出来,否则咱们真就可以做了这单打枪的生意。您下这么大血本换那面古镜,难道是府上的粽子有尸变之兆?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我倒知道几样能制尸变的办法。”

说完我就要起身告辞,但是明叔似乎不太相信,一再挽留,只好留下来吃顿饭。明叔仍然以为我舍不得割爱,便又取出一件古意盎然的玉器,举在我面前。我一打眼就知道这不是什么俗物,看他这意思是想跟我“打枪”(交换)。做我们这行的有规矩,双方不过手,如果想给别人看,必须先放在桌上,等对方自己拿起来看,而不能直接交到手里,因为这东西都是价值不菲的,一旦掉地上损坏了,说不清是谁的责任。

明叔既然握在手里,我便不好接过来,只看了两眼,虽然只有小指粗细的一节,但绝对是件海价的行货,在此物旁边,便觉得外边的炎炎暑热全都荡然无存了。

大金牙最喜欢玉器,看得赞不绝口:“古人云,玉在山而木润,产于水而流芳。这件玉凤虽小巧,但一拿出来,感觉整个房间都显得那么滋润,真令我等备觉舒爽。敢问这是唐代哪位娘娘戴的?”

明叔得意地笑道:“还是金老弟有眼力啊,边个娘娘?《天宝遗事》虽属演义,但其中也不乏真材实料,那里面说杨贵妃含玉咽津,以解肺渴,就是指的这块玉嘛。这个材料是用一块沉在海底千万年的古玉雕琢,玉性本润,海水中沉浸既久,更增其良性,能泻热润燥,软坚解毒,是无价之宝啊,也是我最中意的一件东西。”

大金牙看得眼都直了:“自古凡发冢见古尸如生,其腹口之内必定有大量美玉。从粽子里掏出来的古玉都价值连城,更何况这是贵妃娘娘日常含在口中的……”说着话就把脖子探过去,伸出舌头想舔。

我又对明叔说:“我看咱们之间也没必要有什么顾忌了,都是同行,您那摆着的十三须花瓷猫是湘西背尸人拜的,既是如此,一定也明了此道,难道会没有办法对付尸变吗?”

明叔大概也明白,已经开出了天价,再不答应那是傻子,看来确实是没有东西,无奈之余仍是留我们吃饭,喝了几杯酒,明叔就说了事情的原由。

明叔的祖上确实是湘西的背尸者,“背尸”并不是指将死人背在身后扛着走,而是一种盗墓的方式。刨个坑把棺材横头的挡板拆开,反着身子爬进棺内,而不敢面朝下,做的都是“反手活”。这些神秘诡异的规矩,也不知是从哪朝哪代流传下来的,明叔家里就是靠这个发了横财,后来他爹在走马屿背尸的时候,碰上了湘西尸王,送掉了命,最后一代背尸者,就在那里画上了句号。明叔因为家财万贯,而且没传下来祖上的手艺,便到南洋做起了生意,最后定居在香港。

后来就开始倒腾干尸了,沙漠、戈壁、高山、荒原中出土的干尸,若是有点身份,保存完好的,扣上个某某国王、某某将军、某某国公主的名号,便能坐地起价,一本万利,比什么可都赚钱,下家多是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私人收藏者之类的,当然都是在地下交易。

前不久一家海外博物馆来找明叔谈生意,他们那里有本从藏地得到的古代经卷,里面记载着一位藏地魔国公主死亡的奇特现象。她因为一种奇怪的疾病而死,死后变成了一具冰川水晶尸,被认作是神迹,便用九层妖楼将她封埋在雪山上。经卷里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墓葬位置的具体线索。

明叔赶紧一缩手:“有没有搞错啊,现在不可以,换给你们后,你愿意怎么舔就怎么舔,你就是天天把它含在嘴里,也没有问题的啦。”

明叔见我不说话,以为价码开得不够,又取出一轴古画,戴上手套,展开来给我们观看。又对我说只要你点个头,那深海润玉,加上这卷宋代的真迹《落霞栖牛图》,就全是你的了。

我心想这明叔好东西还真不少,我先开开眼再说,于是不置可否,凝神去看那卷古画。我们这伙人平日里虽然倒腾古玩,但极少接触字画,根本没见过多少真迹,但这些年跟古物打交道,对这种真东西,有种直觉,加上在古墓里也看过不少壁画,一看之下,便知道十有八九也是件货真价实的“仙丹”(极品)。

整幅作品结构为两大块斜向切入,近景以浓郁的树木为主,一头老牛在树下啃草,线条简洁流畅,笔法神妙,将那老牛温顺从容的神态勾勒得生动传神;中景有一茅舍位于林间;远景则用淡墨表现远山的山形暮霭。远中近层次衔接自然,渲染得虚实掩映,轻烟薄雾,宛如有层青纱遮盖,使人一览之余,产生了一种清深幽远、空灵舒适的远离尘世之感。

明叔说到了晚上,光线暗淡下来,这本在树下吃草的牛,便会回到草舍中伏卧安睡,这是不可能多得的珍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