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噬梦人 > 噬梦人 第16节

噬梦人 第16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什么意思?”

“我们用的不是类神经生物。”女人解释,“所以也无关乎那暂时性感染的伎俩。我们不用暂时性感染来欺骗你的中枢神经。”女人轻轻摇晃着手上的绿色玻璃瓶。那瓶中盛装约略四分之一的灰色流体;随着玻璃瓶的晃动,瓶中的灰色流体摆荡出波浪的不规则曲面。但可疑的是,于摆荡同时,那流体表面,竟完全没有任何一丁点被激起的,脱离流体之整体的微小水滴或浪花。换言之,那不规则的曲面呈现出一奇特现象,完全不像是自然物,反而带有某种难以言说的,几何上的对称与完美。

R. Zukerman很快就会知道,那几何上的对称与完美,那奇异的人工感,正是“平行分散处理系统”的杰作。

“这些就是薄膜粒子。它们可是相当沉重的,比起一般常见的流体要重得多。”女人继续说明,“薄膜粒子是纳米尺度下的固体。你现在看到的这瓶流体,其实是由许多极细小的,沙粒般的固体粒子汇聚而成。而在这样的粒子之中,我们为它们设计了平行分散处理系统的人工智能。你不妨把它们想象成一群蜜蜂或蚂蚁——”

“平行分散?”R. Zukerman打断女人,“那是什么?”

(监视者?那会是监视者吗? )

女人走远之后,K佯装无事走上前去,于飞行船所在位置模拟了一下监视的状况。夜雾中,河岸公寓看来朦胧,一扇扇窗都像蒙上了薄翳的,失神的眼睛;自外界应当无法看见任何人影,仅能约略判断灯光明暗。而公寓对侧,日间碧绿的河水此刻已沉落入一片昏冥黑暗中。轻微的水流声在无光的视野中残留,像被某种巨大神灵所遗弃。

彼时K无从预知,他随身的水膜袋中,那水瓢虫膜翅内之梦境映像,竟会导致那往后一连串意外的发展。他不会知道,那谜样的巨大危险将迫使他在12小时内重临此地。

当然,他也不可能预期,那梦境之查验,可能便是他此生身在第七封印总部的最后一晚了。

* * *

K自清水中捞出三只复制版水瓢虫,将它们依序摆上厨房流理台。

K取出工具。借由器械之助,K以左手缓缓施力,按住其中一只水瓢虫头部,逐渐加压。

金属夹板下,黑色水瓢虫痛苦挣扎,慢慢张开了翅鞘。除了翅翼之摩擦,由于腹腔体节中气室之共鸣,水瓢虫尚发出了某种细微的嘶叫。如同黑暗长颈壶腹中一名婴孩的啼哭。

于锁上金属夹板固定完成后,K随后以镊子小心翼翼拔下那被遮蔽于展开翅鞘下的一叠膜翅。

像是突然自某种绵长持续的痛苦中惊醒,水瓢虫抖索了一下,随后便合上翅鞘,恢复了沉寂。

[1] 此类眼球植入式相机约于22世纪中叶研发成功,然而由于造价过高,并未普及,主要用户仍局限于情治单位或特种部队。其所运用之主要技术原理有二:其一为“平行分散处理系统”(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PDPS);其二则为常见的纳米技术。关于此二大原理之合用,印度著名小说家T. Salman于其惊悚作品《埃及幻视》中曾有精彩描述。于此节录其片段如下:

……“你的意思是说,那些我看到的异象,那些海面的薄雾,月光下的沙漠,那些战争、木乃伊、考古学者、异国街道上包着头巾的蒙面女人……全部,全部都不是真的?”R. Zukerman大惑不解。

“是。”女人顿了一下,“这样说吧,或许从比较严格的角度看来,有些人认为那不是真的。”

“为什么?我人好好的在这里,我醒着,没嗑药,神志清楚,也没接受任何类神经生物包裹的暂时性感染……凭什么我看到的不是真的?”

“类神经生物包裹感染的是中枢神经。以人类而言,就是脑或脊髓。在这里,我们有不一样的用法。”

另外两只也依同样程序进行处理。

三个梦境全数取出之后,K将三只复制版水瓢虫置入水膜袋中。

水膜袋底,它们的爬行稍稍缓慢了些。这是水瓢虫被拔去膜翅后的正常反应。或者以一象征性语言重述:这是水瓢虫失去梦境后的正常反应。K尚记得年轻时在实验室里首次目睹此事时的奇想:这暂时性的迟缓,竟予人一“水瓢虫会因为失去梦境而悲伤”之错觉……

但K也知道,仅需约一个小时,它们就会恢复原有的活动力了。

夜幕低垂。K掀开客厅窗帘一角,向外窥视。路上多了几位归家行人。原先停置着的三艘飞行船则少去了一艘。银色灯光下,风拂动着夜雾,如某种质量极轻的液体。有一个片刻,K且看见那原先通话中的女人自她的飞行船上走下,匆忙走向远离河岸的方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