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彼岸变天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发前的准备(续)

第一百四十八章 出发前的准备(续)(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大海笑道:“少爷,您这些时日还真钻到钱眼里去了。”

第二天杨思辰就去了杨家船厂,这次杨思辰只是带了紫鹃过去。目的是看看船厂的造船进度。之前杨思辰估计,一个多月的时间差不多能建成一条一千吨的飞剪式帆船。但是究竟能不能按计划造出来,杨思辰和杨老太爷心里都没底。

到了船厂,杨思辰直接找到了王大海,向他说明了来意。

“少爷,船坞里的那两条船半个月之后就可以下水了,另外还有一条船正在码头舾装。照这个进度,到八月中旬您就可以调动六条飞剪式帆船出海了。”王大海笑着回答道。

“这么快!!”杨思辰惊讶道。

“之前扩建船坞时那些木工也没闲着,”王大海说道,“那一个多月的功夫足够他们处理完造两条船所需的木材了。一旦船坞空出来立马就可以造船了。”

“少爷,老太爷说让您明天跟着我一起主持铁厂股份转让事宜。”夏忠忽然说道。

杨思辰心知这是老太爷要让自己在松江商人圈子里露露脸,长些见识,为将来打理三宝颜的产业积累经验。于是点点头说道:“好的,忠伯。我知道了。”

夏忠见杨思辰答应下来了,于是准备告辞离去。杨思辰却问道:“忠伯,不知祖父打算如何卖出剩下的股份?我也好心里有个底。”

“这个……”夏忠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之前老太爷让我给几个商户打了招呼,说是有意把铁厂盘出去,他们均是很感兴趣,说是到时候一定会来。”

“祖父不担心那些人合伙压价吗?”杨思辰皱着眉头问道。

“难怪这么快!”杨思辰说道,“之前我估计最迟八月底去南洋时,能调动四条飞剪式帆船就不错了,没想到还多出一条来。这下倒也可以多带些东西。”

王大海听后说道:“多条船运东西方便不少,可惜现在杨家的大船都在外面跑,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来更多的船,毕竟咱杨家的船还是太少了。”

杨思辰也知道自家的船相比其他海运大家还是偏少的,别的不说,松江府本地的汪家,就有一千五百料的海船十二艘,两千五百料的海船二十七艘之多,另外还在建造十五艘五千料的大海船。相比之下,杨家那二十艘两千料的海船确实不够看的。

当然了汪家的底蕴是杨家没法比的。汪家发迹于成化年间,迄今已一百五十余年。据说汪家的发迹和当时的大太监汪直颇有渊源,之后更是和大明朝的内廷往来密切,每年都会向内廷贡献不菲的财物。虽然其间几起几落,家业也几聚几散,如今比起杨家也强不到哪儿去,但是汪家在大明内廷的关系网却始终在不断地积累。到了如今,只要内廷的宦官到松江府巡视,十有五六会在家的别院住上几天。

“好了,王伯,这事情就这样吧。五条船就够了,反正第一趟主要是运人,五百人占不了多少载重,反倒还能带不少银子,回程时拐个弯去趟爪哇,还能在赚一笔。”杨思辰说道。

“老太爷之前给我交的底说是能收回本钱就行了,没必要再赚一番。不过老太爷也说了,若是少爷能将铁厂卖出个好价钱,多赚的银子就交给少爷您打理。”

杨思辰心道:钢铁在这个时代可是稀缺品,按这个标准来衡量,杨家铁厂可是地地道道的绩优股,加之还有一半的官股,官面上也不会出太大的差池,只要铁厂不出现生产事故,那分红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股东的腰包。就卖个五六万两银子,实在太亏了!

杨思辰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忠伯,麻烦您去印制一些镀银的帖子,派人给松江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送去,再去租一间大点的茶楼,让他们过几天派人去趟那里。咱们在那里将铁厂的股份分成五百份挂出来,让他们来竞价,每家限购五十份。您看这样行吗?”

“我看行,”夏忠说道,“待会儿我去给老太爷说一下,若是老太爷不反对就这么定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