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工程师 > 第397章 通渠强军

第397章 通渠强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峰此举也是没法,他搞发展,却缺少人手,特别是大沙河开发之后,人手短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只能如此无耻行事。

无论怎么说,最后高峰还得到了外地河工二万多人,这为他的河工计划提供了保障。

随后,高峰对河渠进行分段,实行承包责任制,倡导多劳多得,此举既调动了河工的积极‘性’,还使县府减少了管理压力,就是资源‘浪’费的现象也得到了大大缓解。县府省了事,只需要安排人监督和检查验收成果就行了。

修河的同时,高峰还在几个关键部位修建了闸坝,既为蓄水灌溉,又为防洪减灾,还可促进渔业养殖,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在河上修筑桥梁也不可少,这为下一步全县大修公路打下了基础。

钱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人力。

全县人口不足四万人,‘精’壮劳力不足两万人,再减去那些掏河工费的,真正可用河工也就一万来人,要想一万人把如此庞大的工程在几个月内完成,根本就不现实。

没有人就是有钱也没地方‘花’,何况高峰的钱还不多。

无奈间,他把心思用在了邻近的几个县,他准备挖一下墙角。

粗略的算了一下,若是能从外县招两万人,虽然时间紧迫,却还是能够完成的,若是达不到两万,就有点危险,当然,招到三万人绝对能轻松实现目标。

在实施这些发展大计的同时,高峰最重视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乡兵的组建与训练。

宋朝军制,每厢十军,每军五营,每营五都,每都百人,

为了挖人,高峰先是派人去各地鼓动,把河工费讲明,让大家做到心知肚明。

随后给张业写了封信,同时向各县府发了个函,期望取得支持。向县府发函不过是个程序,是为避免被参劾他,张业的那封信才是最重要的。

张业已是徐州刺史,下辖六县,虽然与丰’县相邻的只有二个县,却一样可以支持他。

张业的回信很快传来,而且言明了支持的态度。有了张业的态度,高峰的胆子大了起来,他甚至偷偷让人向那些外来户做工作,愿意来本县定居和买地的,可以与本县民众享受一样的政策待遇,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挖墙角了,若被其他知县知道,定然会气晕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