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核武皇帝 > 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

第184章 中日战争之总战略(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临时将各个炮兵旅扩大到炮兵军都没有问题,要真是一只维持下去,开销真的很惊人,咱们基本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四野才出现炮兵军的战时编制,宋彪此次就打算直接整出两个炮兵军和一个炮兵师对着曰军狂轰滥炸。

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所有最好的军事统帅在学生时代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历史成绩的优异。

宋彪很喜欢历史,他在学生时代的历史成绩是非常优异的,在远东陆士的军事教育中,他也特别注重对历史教育的要求,每一名学员都必须精通世界通史和中外战争史,所有留曰士官生到东北军任职之时,统一都要在参谋科进修半年,这半年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也是中外战争史。

同样的,宋彪也非常熟悉这些历史课程,他经常会亲自讲解三国战争史和19世纪战争史,他所重用的军官大体几乎都在战争史课程中拿到优秀,不管是蒋方震、陈其采、蒋政源,以及他现阶段所偏爱的蒋作宾、易乃谦、郭玉迟、韩春麟诸位。

军人熟悉历史就能少犯错,吸取经验多出精招。

宋彪就是用他的历史知识来回答问题,在这一天晚上的秘密备战会议中制定了一整套的备战计划,要求各巡防军主力抽调出来,夜行昼伏,通过山地隐藏的方式秘密进入作战区域,特别是火炮部队的集中要加快部署,要通过各种情报工作进行保密,务必要在曰军不能预备的情况下,将东北军所有的火炮,包括新军的一部分火炮都集中起来,务求一战决定胜负。

1450吨的弹药要如何运输到前线上,这本身就是各[***]事参谋机构经常要考虑的第一问题。

东三省各地军需站的库存总量加起来,东三省现存弹药总计3.5亿发。

这个储备量也还是非常惊人的,宋彪在做这个储备计划之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时代的变化,在普法战争之中,每一支步枪平均发射了56枚子弹,而在一战中,这些子弹只够一个星期的使用,其中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沟壕战和轻重机枪的出现。

东北军总兵力在50万人的规模,以平均每人56发弹药一周为基础的三个月弹药总储备就是3.36亿发弹药,内战开始之前,东北军总计库存弹药是5.5亿发,调入关内3亿发,打下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后,弹药储备总量不减反增,加上四大兵工厂在过去半年的告诉生产,从弹药上来说,东北军目前绝对是无问题的。

炮弹的储备量问题也不大,即便宋彪的计划是调集1700门火炮集中在东西两线战场猛攻对手,考虑大量的迫击炮,东北军的炮弹储备率还是充足的。

东北军的火炮储备水平是极其强悍的,这一点大概连曰军都未曾想到,一个极大的原因就来自于俄国和德国的秘密支持,表面上,东北巡防军是不配备火炮的,但在每一个训练基地都保留着一定数量的火炮,用于培养炮兵储备。

这些火炮以俄德淘汰的旧炮为主,但在大兴安岭等地,东北军都设有秘密的炮兵训练基地,这些地方同时储备着较大数量的新式火炮,加上关内新军的火炮,宋彪想要在中朝边境集中1700门火炮绝非难事。

宋彪毕竟是大炮兵主义部队培养出来的军人,他对火炮之重视,绝对超过曰军十倍。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有枪,士兵基本还算是招之即来,只要用的巧妙,训练三个月也能上场打硬仗,炮兵就是两回事了,所以,没有大批量的步兵储备不重要,没有炮兵储备就完蛋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炮兵可以练,但是不能正式列编,东北军的一个炮兵旅不过122门火炮,如果将被配的人员、军官、马力、挽具全部列入进入综合考量,这个维持难度就很大了。

关内的那点可怜的炮弹储备就不谈了,根本不能和东北军相提并论。

如果将迫击炮的数量计算在内,宋彪的作战计划是在战争开始的一瞬间就在鸭绿江地区调集超过1700门的火炮、2200门迫击炮和超过六千挺机枪、3000挺冲锋机枪,直接压出去歼灭曰军的三个主力师团。

这个战役规划基本和诺门罕战役有着雷同之处,就是以重火力疯狂压制对手,将对手集中在小的区域内实施火力覆盖,只不过苏军是使用了坦克部队的两侧包抄,而东北军则纯拼步兵师的速度,在两侧横插敌军后翼,这一点和朝鲜战争的二次战役是大体一致作战特征,快插敌后,三点包夹,逼迫敌军从一点突围,两线猛攻敌军后翼,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在优势地段围歼敌军主力。

历史对一个军事将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过去的历史很重要,未来的历史更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