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明贼 > 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提旧案

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提旧案(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临近日落之时,卢府老管家拱手致歉。

“乡亲们能来捧场不胜荣幸,奈何天短日落,不过没关系,我家老爷打算鞭炮大放三日,流水席大宴三日,红包派发三日……”

卢府大门竣工,大宴三日的消息迅速传遍太原城内外,次日一早便有成群的人聚集在卢府别院外,等着吃等着拿。一时间,又有谣言甚嚣尘上,卢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蜈蚣一般有死而不僵的架势,没准还能蹦起来咬上谁一口。

有了这等想法,先前落井下石冷落卢家的城中商户们,又纷纷上门道贺了,呈上的礼金自然不菲。如此一来,卢府三日间的开销竟然被悉数赚了回来,这且不说,甚至还大有盈余。不过,这一次赚回来的却不单单是几个银钱,而是卢家在太原内外的面子。

有了这个插曲,太原城中叫嚷着惩治不法,还张方严一个公道的声音则日渐小了下去。这种转变,官府暧昧不明的态度也是相当大的一个诱因。

外人都传,他们卢、周、王三家一体,如今看来,都是个屁!

好事之人等了数日都不见官府有所动静,卢家的商铺最后也跟着雨后春笋般的复式重新营业,既没有抄家,也没有清算。等着看热闹的人们失望了,可在商户间却无异于一个利好的讯号,这等于间接的告诉商人们,无论如何,在山西在太原,没有任何人会随意的处置他人家产。从此以后,关于李信出身马贼,强取豪夺,贪婪成性的谣言似乎自此也不攻自破。

在此其间还是有一段小插曲,据说一小股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自称锦衣卫偷袭了宪兵营,几个回合便被全部抓起来下了大狱。在整个过程当中,这伙人极度嚣张,于宪兵毫无防备的情形之下,甚至还打死了一名曾身经数次大战的宪兵。

《太原午报》对此事做了详尽的报道,一篇署名南雷的文章更是直接指斥这些人,不论身份真伪都必须对其严惩以儆效尤。同时,还对那位死于冲突之中的三卫军军卒致以哀悼之情。而总兵府则贴出布告,声言要严惩杀人犯,不论此人是何身份,有何背景。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似乎也不会再有什么大热闹可看,城中的热烈气氛逐渐转低。就在好事之人一颗看热闹之心逐渐冷却之时,事情竟然又出现了逆转。

署名南雷的那个读书人终于再次于《太原午报》上发表文章,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太原城中大权在握的太原府与总兵府。痛斥诸位明公尸位素餐,视大明律法于无物。并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言辞激烈至极,用语则如村妇骂街,粗鄙不堪,可见其胸中之愤怒。城中看热闹的百姓们则着实为这个年轻人捏了一把汗,敢如此谩骂城中权贵高官,是不是活腻了?

果然,在那篇措辞激烈的文章刊发之后,一队鲜衣怒马的军将直奔到了南雷落脚的客栈,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全城,对此没有人觉得奇怪,这家伙如此谩骂官员老爷们,早晚有此结局!

《太原午报》再次刊发署名南雷的文章,其中语气措辞极为强硬的指出,卢金吉强拆致仕大学士张方严家宅,逼死他老母一事。提醒太原府,提醒提刑按察使司不要将此事忘记,并敦促他们必须为张阁老主持公道,惩治不法,还太原城一个承平天下,让读书人不至于对这朗朗乾坤寒了一颗拳拳之心。

此事张家还没再次发声,出面声援的竟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并且一发言就将矛头直指卢金吉。这番言论一经刊登,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太原府中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寒门士子们纷纷出面,联名请求官府为张阁老主持公道!

惩治不法,为张阁老主持公道的舆论一夜之间便在城中高涨起来,连日来各种请愿,各种声援接连不断,总之矛头都直指卢金吉。这其中究竟有多少人是真心希望惩治不法,替张方严出一口恶气,换一个朗朗乾坤,便没人知道了。

此时的卢金吉在这种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形式之下,不但不知低调,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将之前被牛蛋炸毁的大门重新修缮一新,并且新修好的大门富丽堂皇,壁纸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竣工当日,卢府大门前鞭炮齐鸣。同时,由于内城不许寻常人随便出入,便在外城别院摆开了流水席招呼吃食,且来者有份派发红包,引来了无数看热闹的城中百姓,竟是人人手不空回。鞭炮从日初一直放到日落,流水席接连不断的上菜上酒,红包派发到卢府家丁的手都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