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泼皮 > 0142【何时起事】

0142【何时起事】(第5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凡少了其中一道手续,仿制出的炸药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写好规划书,韩桢命人唤来袁工匠。

不同于制盐厂,他打算将整个火药工坊,一拆为三。

在小东村建造制硝工厂,在杨庄建造制硫磺工厂。

这两处工坊,只负责提纯硝石与硫磺,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提纯之后,统一运送到设立在军营深处的火药作坊中。

军营的火药作坊,再度一拆为三,分为调配、制粒以及填装三个独立的车间。

这些胥吏,都是往后京东路各州县官员的预备役。

韩桢说要等,不光是在等军队,也在等这些胥吏。

起事之后,每打下一个州县,便可派遣一名表现突出的胥吏升为官员,前往管理。

此举既能整顿胥吏,又能吸引不得志的读书人投靠,还解决了往后打下州县的管理问题。

一石三鸟!

调配车间,只负责将三种材料按比例,称重调配。

调配好的火药,运送到制粒车间,将粉末火药制作成颗粒火药,最后再送到填装车间,制作成完整的火器。

如此一来,既能提高保密性,又保证了流水线作业的效率。

这是韩桢能想到,在不影响生产效率的前提下,最好的保密方法了。

有心人想要得到完整的火药配方,必须把制硝、制硫磺、以及军营中的三个车间这五处工坊全部经历一遍。

莫要觉得胥吏就不如官员,事实上在基层治理上,胥吏反而比官员更具优势,因为胥吏们就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衙内如何运转,治下之所如何收税,赈灾救灾如何进行,都一清二楚。

反倒是那些官员,一个个埋头苦读十几年,一朝考上进士,然后被派往一州一县管理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一丁点经验都没有,治理州县还是得靠手下的胥吏。

照例寻洪押司询问了一番县中情况后,韩桢提笔开始规划起了火药工坊。

火药的秘方,比之精盐更加重要。

所以,保密性要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生产效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