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

明末大军阀 第二十七章 火器匠人(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刘衍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属下今日过来,是想请老哥支援一些刀剑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创,还没器械防身呢。”

王炆镇抚着下巴上的胡子茬,沉吟半晌,然后说道:“也罢,我百户官厅的武库内还有一些长枪火铳,就便宜些给你吧。”

“正有所求。”

几人之中有个领头的,便是匠头,是几人之中手艺最高超的一个,名叫谭晓大,今年刚刚三十岁,身材甚是粗壮,不过脸上却是神情精明,刘衍便开口问他会不会打制鸟铳。

最后经过一番权衡,刘衍决定以腰刀、长枪、盾牌、火铳这几种兵器装备部下人马。这几样兵器组合起来不但经济实惠,而且长短并用、防守兼备,再加上刘衍的严苛操练,一定可以打造一支可战的强军来,这一点自信刘衍还是有的。

不过就算有这么多的严格规定,大明军器的质量却是有目共睹,可见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再优化、严格的规定也是白纸一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对刘衍的忧虑,谭晓大说道:“启禀大人,鸟铳之所以炸损,一是材料不足,或是工匠们在制造时取巧,粗细薄厚不均,特别是在铳管的焊接上,许多工匠技艺不足,造成鸟铳炸镗。不过小的所打造的鸟铳自然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大人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小的便可以为大人造出精良的火铳来。”

刘衍叹了口气,这样的兵器,这样的质量真是不行,最后他选了三十根过眼的长枪与十把三眼铳,腰刀价钱由于贵被他放弃了,虽然现在自己手中还有不少的银子,可是堡内家大业大的,用钱的地方太多,能省的还是省一些好了。

于是刘衍随手拿起一根长枪看了看,只见这杆枪长约一丈,枪头铁制,形如鸭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长枪。不过刘衍叹息一声,可惜这批长枪的保存不怎么样啊,枪头都生锈了,还有那些三眼铳,也同样是锈迹斑斑,刘衍甚至认为这些三眼铳开火便会炸膛。

根据谭晓大的估算,加上铁价、炭价,以及工匠的工钱食粮,还有其它的耗费等等,一根鸟铳的成本在三到五两,这还不算相配套的火药和弹丸,可见装备火器所需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以后谭晓大几人就留在靖边堡内了,刘衍忽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谭匠头,除了火绳引燃的鸟铳外,你们可会制造那种转轮火铳或是击发火铳?”

刘衍点了点头,他当然不可能凭谭晓大一面之词便放心于他,历史上大明对鸟铳的质量要求其实很严格,不论工部还是各地卫所的军械局,他们造出的军器都要注明某部、某卫、某所、某年、某季成造字样,事后还需造册,以便随时查考。

谭晓大来靖边堡之前,己听王越将这里吹得天乱坠,说只要到了靖边堡,肯定会每日衣食充足,天天吃饱,眼下他们这些工匠在王家庄每日饥寒交迫,这年景能找个吃饱饭的地方不易,谭晓大相信自己的技艺定会让刘衍信服。

当然,大明军器质量之所以低下,也跟官场的腐~败与糟糕的匠户制度有关,这事刘衍当然没有必要提。

百户官厅正堂内,看着满面笑容的刘衍,王炆镇不禁感叹了一句,说道:“说吧,你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我知道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刘衍取了长枪与三眼铳从王家庄回来,他己经决定自己打造一批兵器,接下来是兵器种类的选择问题,无论是从实战还是从自己的财务情况出发,他都必须先理清这个思路。

刘衍点了点头,他曾看过历史上相关记载,这谭晓大的估算跟他差不多,这也倒是个实诚的人。

刘衍将自己说的那两种火铳大致描绘了一番,他说的便是历史上的转轮式燧发枪与击发式燧发枪,如果可以一步到位就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