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场合同工 > 第5806章 CQB战术

第5806章 CQB战术(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高爆手雷准备!”在一间锁死的房间前,在头目的指令下,一个武装分子迅速在门左边负责前方警戒,另一人据右负责后方,最魁梧的一个队员左手压住枪,右手拿着解除保险的手雷,站在了门口对面。

“行动!”武装分子头目指令下达,正面的队员立马一个前冲,猛踹在门锁的位置。

“嘭~”门被大力踹开,呼的甩向里面。

全力猛踹的武装分子,却在惯性的带动下,一头朝着门内扎去!这时的房内,如果有人在持枪戒备,如果就这么贸然进入,后果可想而知。

这套战斗技巧和战术与传统的野战、丛林作战等完全不同,而且多应用在敌人指挥部、大楼、民居、小巷等室内狭小环境,所以这种战术称为“室内近距离战斗”,但并不是所有在室内所发生的战斗都称为cqb。

一般特勤单位会依任务特性将人员做适当的编组,如:攻击、支援、狙击、破坏、封锁等等。

攻击组是整个执行cqb作战的核心成员,也是决定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所以攻击组大多是整个特勤单位的精锐所组成。以两个为最小单位,以四个人为一个攻击组最为合适,依任务需要可同时出动数组攻击组。

支援组负责攻击组伤亡的替补、接手监控攻击组所逮捕的疑犯等等。

狙击组由特勤队中枪法如神而且经验丰富的队员担任,负责监视现场环境。并随时与攻击组指挥官及任务指挥官保持联系,以便由需要时立即作出火力支援及现场监控,并视情况运用手中的武器限制疑犯的活动空间。通常执行一个任务都会有两组以上的狙击组占领制高点,方便监察现场环境,负责担任现场狙击的任务。

“砰!咻——,哗啦!”口径的狙击子弹,正中目标,外面的机枪手的脑袋瞬间爆炸,变成了一具无头尸体。

“继续前进,go。”武装分子依然在指挥部队冲上来。一个武装分子大喊一声,准备去接手机枪,却被艾瑞克又是一枪击毙。

但还是有几个武装分子带领着一个小队钻进了医院主楼。武装分子的直升机掩护完突击小组进入目标所在大楼之后,把飞行高度拉升然后向后撤退了一段距离。

“伙计们,他们正在赶来,我们该去打发他们了。分散阵型,上吧。”林锐把手中的烟叼在嘴上,提起放在地上的ak47步枪,换上了一个圆形弹鼓。ak系列的标准弹匣容量为30发,但这是供轻机枪使用的大容量弹匣和弹鼓,75发的容量已经足够使用。他带着弟兄们大步往大楼唯一进出的方向走去。

剩下的几人也没有犹豫,立刻起身跟了上去!

每个狙击组大多由两人组成,一名是射手,负责狙击;一名为副射手,负责掩护、警戒、射程及疑犯位置等情报的提供、射手的伤亡替补等等。

破坏组负责扫除妨碍行动路线的障碍物,如墙、上锁的门、铁闸铁网等等。除个人装备及枪械外,另外并配备撞门锤、破门枪、电锯、炸药等破坏工具。

这帮武装分子能在短时间内发起如此有条不紊的进攻,而且如此有章法,足以说明这些人的专业素质。

他们或许也是佣兵,但绝对是训练有素的佣兵团队,而不是临时组队的那种。

对于林锐等四人来说,这家医院厚实的墙壁也为他们提供了防护。

那些武装分子采用的也是分散阵型。一般来说,分散阵型要求阵型尽可能分散。通常情况下,至少有两个人会在门附近戒备,但其他队员会与入口保持距离,寻找隐蔽的射击位置,以提供360度的警戒火力。当小队开始执行突入程序时,所有的小队成员都会迅速突入门内。

这种阵型可以让小队更不容易受到自动火力的攻击,无论敌方火力是来自楼上的窗户,相邻的建筑,亦或是穿过目标房间的墙壁。一个密集的阵型也更容易受到手榴弹和爆炸物陷阱的攻击。考虑到自动武器的威胁愈演愈烈,分散阵型变得更加重要。

分散阵型对于在开阔地带机动或向入口机动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单位坚持在移动中采用紧凑的攻击队形,小队成员几乎相互接触。这种密集的阵型不仅更容易受到火力攻击,而且使移动变得更加缓慢和困难,当队员彼此靠得很近时,他们更有可能撞到对方,绊倒对方或被对方挡住射界。正所谓一人踉跄,全队迟滞。

“cqb战术,这帮家伙不是菜鸟,来者不善啊?”快马低声道。

closequarterbattle简称为cqb,即室内近距离战斗,是各国军方及警方的突击队、反恐怖特种部队等等特勤单位配合当今的环境需要发展出来的一种战斗技巧及战术模式,以应付城市中不断蔓延的恐怖活动、犯罪以及特种作战的需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