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纪元1912 > 第318章 未来(求月票!)

第318章 未来(求月票!)(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是中华民国大总统!”

环视着眼前的众人,李子诚的声音微微高扬。

“可说这么说在文明的起源中,挑战与应战的交互作用乃是超于其他因素的一个因素。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降一场又一场的侵略战争,一次又一次加深了我们中国的民族危机,也一次又一次地让中国人思索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而这场战争洗礼,让中国这个被国人所感叹的“一盘散沙”的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终成为民族的新生。可以说……”

话声稍顿,李子诚有不无激情的声音说道。

“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多这一天起,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地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而我……”

看着眼前的朋友们,李子诚笑了,笑的很是灿烂。

尽管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可是随着岚山之战的结束,日本特使于大沽下船,这一切都意味着轰动全国的“胶澳事变”的结束,而一但事变结束,自己势必将前往京城。

至少在他们看来,“子待人以诚”的李致远一定会在谈判结束之后,兑现之前的诺言同袁世凯商谈国事,而于他们看来,这无疑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可他们也太看不起袁世凯了,袁世凯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岂是靠着下三烂的手段,如果现在的中国有南北两个政fu,一个是袁世凯主持的北京政fu,一个是革命党主持的南京政fu,自己宁可选择北京,那里反而更安全,革命党会因为忌讳而暗杀自己,但袁世凯却不会。

“为了支撑这场战争,我们开支了5863万元的军费,经略使公署向国内市场采购生产了超过一万万元的军需物资,这一切都需要平衡,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中心,将重归于利用欧战良机,推行全面工业建设,而这个建设将不仅仅是陇海沿线工业带的建设,而是全国性的!”

如果说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李子诚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恐怕就是他第一次将视线投向全国,而不再局限于陇海沿线的,这场战争促成了这个变化,而在他看来这个变化是必须的,一地富不及一国富,一地强如一国强,这种眼光的变化,使得他必须要考虑整个国家,整个大局,而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而我个人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个人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笑着,李子诚的心里在笑着,他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再过几天,一定会传出去,不需要自己主动的宣传,自己的这些朋友们会帮自己传播出去,到那时这个国家的所有的人都会赞叹着自己——李子诚的胸怀。

而现在,名声与声望将是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掌握了这个武器,袁世凯也好,其它人也罢,他们就不能动自己寸毫。

“是啊,在这一切的面前,你个人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去了京城,要面对的是袁世凯!是袁项城,你以为他……”

尽管赞同李子诚的言语,但是章炳麟仍旧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不过是他的幻想罢了,因为他面对的是袁世凯!

“对于军需物资的处理非常简单,未来,对外贸易公司会同英法俄三国政fu协商,向其出口物资,若是按照现在的市价,公署的赢利将超过六千万,基本上,库存军需出口,将可以平衡我们的军费支出!”

面带微笑的李子诚依然还是没扯到正题,他知道眼前的朋友们所关心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去京城。

“你们问我,为什么京城非去不可,为什么非要答应袁世凯,可是,我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胶澳事变”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改变呢?”

一声反问让众人陷入思索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忽视事变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改变,这种变化是明显的,第一次,举国民众认同一个国家,第一次,举国亿万民众的心被凝聚在一起,同样也是第一次,他们将品尝到战胜国的滋味,品味到身为战胜国国民的滋味。

“在这场冲突爆发后,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来自各省的军队在岚山与敌死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忠诚,我们所看到的是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十七省将军通电全国,要求各省军政首脑精诚团结,联合抗战,可以看到,国民们献金卫国,可以说,这场冲突打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现代的中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