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 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第34节

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第34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她也没指望自家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自然也就不想这孩子从小受这么大的罪,胤祺在上书房读过书,那里面的规矩有多严苛,她也是知道的,凌晨五点钟开始上课,但是四点钟的时候就要到上书房复习前天的功课了。

夏天虽然天气热,但是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允许用扇子驱暑的,而且每学一个字,就要写一百遍遍,每学一篇文章就要朗诵一百二十遍,听着就让毓秀这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不寒而栗。

刚开始只是学习汉文经典,12岁之后就要学习满文,14岁之后开始学习骑马射箭,除此之外还要学习拳法、鸟枪、刀剑、火器,总之课程的科目繁杂的很,确实是冲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去的,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教育。

不得不说,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教育出来的孩子确实够出色,不然的话,康熙年间的夺嫡斗争也不会这么激烈。

至于九贝勒和敦郡王,他们两个人的儿子还小,还没到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

皇上下旨让小皇孙们进宫读书,虽然没有规定名额,但在这件事情上大家都相当有默契,送进宫里读书的自然是继承人,从直郡王到敦郡王,除了太子和八贝勒之外,全都是有嫡子的,在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自然是没有继承权的,当然了,皇位除外。

太子的两个儿子弘皙和弘晋早就在上书房读书了,直郡王把弘昱送了进去,三贝勒那里则是送了两个孩子进宫,弘晴和弘晟,四贝勒府是弘晖,五贝勒府是弘晶,七贝勒府是弘暻。

大概是七贝勒真的把心从纳喇氏身上收回来了,也可能是见众人往宫里送的都是嫡子,除了太子爷之外,没有人送庶子进去,反正往日在府中最受他宠爱的庶长子弘曙,并没有能够进宫读书。

其实就像三贝勒府送了两个孩子一样,皇上并没有规定只允许送一个孩子进宫,更没有规定这个孩子出生嫡庶,七贝勒完全可以把弘曙和弘暻两个人都送进宫去读书,不过这样府里头就更乱了,七贝勒的名声也势必会变得更差。

甚至指婚的时候,还特意给了老七一个出身甚好的福晋,明明是一手的好牌,却还被老七自己打坏了,这还真怨不了任何人。

以前康熙并没有刻意打压过老七,以后他也不打算打压这个不成器的,不过也不会提拔就是了,既然喜欢在温柔乡里过日子,那就好好在里面呆着,他又不缺儿子。

康熙光是存活下来的儿子就有十几个,当然可以不在乎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但是胤祺就不行了,再是没心没肺,他也不能够视长子于无物,哪怕这孩子傻了点儿,尤其是跟后面两个儿子比起来,脑子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都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弘昇脑子是够简单的了,但是四肢并没有很发达,弱得很,还比不上只有三岁的弘晊呢,关键是这孩子胆子还小的很,当初被弘晶打了一拳之后,现在还躲着弘晶走呢,这事儿都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何至于如此。

哪怕是亲儿子,胤祺也能从弘昇身上挑出一身的毛病来,既然孩子不成器,那就得好好教,他是没那个功夫教孩子,不过却可以多请几个先生在家里,四书五经、君子六艺,时间久了总能够把性子给掰直。

不管怎么样,把皇孙送进宫里读书这道旨意,某种程度上也是巩固了这些嫡福晋和嫡子的地位,当然了只有嫡女,没有嫡子的太子妃,并不在这个行列里。

一根苗都没有的八贝勒府,也跟这道旨意无关,九贝勒和敦郡王则是能躲就躲了,他们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呢,可以在府里过几年轻松日子。

第83章

既然要把孩子送到宫里去读书,那就必然要有所准备,一来是宫里的安排,二来也是要让弘晶做足准备,这孩子在府里活泛惯了,住到宫里去恐怕不适应那里的规矩。

再者,弘晶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离开过额娘,突然搬到宫里去住,十天才能回来一次呢,小孩子难免会想家,一想到儿子到时候可怜巴巴的模样,毓秀就已经觉得心疼的不得了了。

当然把这几个先生请过来,也不只是为了教弘昇,三个儿子呢,更何况后面两个还是嫡子,哪个儿子想学什么,他都不会阻止。

不过这几位先生刚请到家里没几天,皇阿玛就下了旨意,想让各个府里的小阿哥去宫里读书,跟他们小时候一样去上书房。

只不过,别看九贝勒和敦郡王已经从上书房彻底出来了,但还是有皇子阿哥在里面读书呢,从十二到十七,都在上书房读书,等小十八到了年纪,肯定也会进来读书。

侄子和叔叔坐在一起读书,说起来还是挺别扭的,更何况这些已经有孩子的阿哥们,都是在上书房读过书的,也都是在宫里头长大的,自然知道那里面的规矩,实在是多得很。

有心于大位的,可能还想送自家儿子去宫里头跟皇阿玛亲近亲近,像胤祺这种完全佛系的,是真心不想送自家儿子去宫里遭那个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