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娇鸾令 > 第三百零五章:巧合

第三百零五章:巧合(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所谓无规矩不方圆,各个行当间,自然也都有各自的规矩,这典当行,便是如刘子旺所说的这样,绝不能顶了人家的生意。

是以当初许大壮带着玉佩走了那么多家当铺,一开口全是要人家两千两银子,人家不肯接,这笔买卖也就没谈成。

到后来,许大壮估计自个儿也察觉出不对了,便想着哪怕少换些银子,横竖一千五百两也足够他一个人用的,这辈子吃喝不愁都不成问题,所以最后找到春和当的时候,就只开口要了一千五百两。

但问题就在于,春和当的掌柜早就知道这枚玉佩,恐怕在许大壮谈了三五家不成时,齐州典当行间就已经传开了,春和当的掌柜知道各家是两千两银子推了这笔生意,怎么可能花一千五百两跟许大壮谈成这笔买卖?

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将来还要在一起共事儿,还要在齐州城中行走,他要是买下了这玉佩,叫人家知道了,背地里戳他的脊梁骨,往后也抬不起头,再叫人家合起伙儿来挤兑,委实没那个必要。

齐州城本就是物阜民丰,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从前就出过不少京官儿,显宗皇帝朝时,连中三元的那位当朝首辅阁臣许直,就是出自齐州许家庄的,只是这三五年,才渐次没落了而已。

但是这个许大壮嘛……

郭闵安剑眉仍旧未曾舒展开来,只是招手叫了一旁衙役上前来:“你带着人到许家庄去,把这个许大壮带回府衙来。”

衙役听了话自然不会多问什么,领了命便退了下去,又到外头点齐了一班衙役,出了府衙大门,一路往东城门方向而去,又出了城朝着许家庄方向赶去不提。

却说郭闵安把目光重又定格在刘子旺身上时,面色缓和了些:“照你所说,这许大壮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才把玉佩拿出来变卖的,当初他到你三十里当,要两千两银子,你不肯收,那之后呢?之后这东西怎么他就没有当到别处,还等着你再找上门来去收,这里头有没有古怪,你就没有想过吗?”

第305章巧合

其实他说的也有理。

如果是为了到大堂上来扯谎的,那不如干脆不要来。

这玉佩已经在他手上放了两个月了,他要是一早知道玉佩的来历,又知道是从魏家丢失的,那魏家被府衙盯上的前因后果,他势必全都知道,到如今虽说风头仍然没有过去,他也没必要自投罗网,把自己赔进来。

即便是将来有一天,衙门里查到他头上了,他只推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难道衙门还能强按着叫他认罪不成?

刘子旺摇头说没有:“草民事后倒也打听过,他不是没有拿到别家去问过,但是他一开口就要两千两银子,谁家也不肯收,一来二去的,东西就放在他自个儿手上了。”

他说完了,好似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一拍脑门儿,啊了声,又开口叫大人。

郭闵安叫他一惊一乍的吓了一跳,当下脸色一沉:“有话好好说,一惊一乍的做什么?”

刘子旺吞了口口水,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咳了声:“草民想起来了,许大壮拿着玉佩去过城西的春和当,那会儿他已经找了好几家,两千两银子都没人要,后来他估计也是急着脱手,等着银子用,最后找上春和当的时候,只要一千五百两。大人可能有所不知,我们典当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各家开门做生意,绝不顶了旁人家的生意,更不绝了人家的门路,不然就是坏了规矩。”

郭闵安一听就明白了。

这东西见过的人本就不多,而且郭闵安细细的想来,刘子旺所说的,是正经道理。

当铺开门做生意,有主顾上门来放当,难道还要细细的追问这东西的来历,才肯当了银子去吗?若是如此,那这天下当铺就都不要开门了。

是以他口中说的这个许大壮,或许真是个游手好闲之辈,但保不齐人家有门路,能得了这样的好东西来换银子,横竖这些已经不是当铺该管的了。

至于刘子旺口中说的那个许家庄,郭闵安就更清楚了。

许家庄在七八年前还算是兴旺,再往前数一辈人,那是个“状元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