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娇鸾令 > 第二百四十一章:逃命

第二百四十一章:逃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说的隐晦,秦昭听来却冷笑出声:“你们怕报了官,非但不能拿住魏业,反倒把自己搭进去,因为你们觉得,魏业有我的庇护,即便他真的杀人行凶,你们也奈何不了他,是吧?”

胡泽霖颤声回了个是,犹豫了下,哦的扬了音调:“而且我们也没证据。我们心里清楚,那一定是魏业的手笔,可官府是讲证据的。我们莫名其妙的把魏业给告了,他使些银子,再托了殿下您出面,到头来,吃不了兜着走的一定是我们。魏业已经有所动作,我们还不如趁着没轮到我们,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举家搬迁,离开京城也就算了。”

人都是自私的,不然何来的俗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呢?

那时的胡泽霖会这样想,其实也不会令秦昭感到意外。

告发魏业,对他们来说未必有什么好处,反倒把自己更早的暴露在魏业面前——他们已经猜到了魏业的心思,也知道魏业接下来会做什么。

他知道,漂泊流浪了十四年之久的胡泽霖,此时又如惊弓之鸟,多疑又敏感,抵触着外界的一切人和事,稍有风吹草动,都很可能把他给惊住,一旦惊住了,他就再也不会开口,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什么都不会说了。

郑归深吸口气,先前胡泽霖几次出言不逊,甚至于对殿下也一样,实则都是因为他内心惶恐。

或许在胡泽霖看来,广阳王府和魏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他之所以还愿意在殿下面前说上几句昔年的事,也不过是为了殿下同孙氏的一段往事,落在胡泽霖眼中,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殿下的心意和殿下的深情,所以他才敢开口,才会开口,倘或换了别的什么人……

郑归心下一沉,便索性站在那里不再动了。

胡泽霖并不知他心下闪过这样多的念想,更不知秦昭此时在努力的隐忍着情绪。

如果不能要魏业死,那不如不要惹是生非。

姜家一家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何必要为了别人,给自己再招上这样的杀身之祸?虽然这样的祸端,或许早晚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去,可那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偷偷的离开了京城,离开的魏业的视线,说不得能保住一条命,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

秦昭捏紧的拳头略松了松:“所以你们商量之后,决定不报官,只是各自收拾,匆匆离开了京城?”

胡泽霖点头说是:“那时候我们约定好,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庄大夫的老家在京城以西十里地的高阳县,他一定要回老家去,其实草民劝过他别回去,那不是自投罗网吗?可他偏不信魏业有这样一手遮天的本事,出了京城,他还能一路追到高阳县中。草民见苦劝他不听,便也就由得他去,只是为防万一,约好了每个月书信往来。”

郑归想的是不错的,他如惊弓之鸟,即便是在秦昭的面前,知道秦昭得知真相绝不会袒护魏业,他也仍旧害怕。

十四年如一日的东躲西藏,那样担惊受怕的日子,胡泽霖实在是过的太久了。

如今坐在秦昭的面前,他甚至连抬头多去打量一眼都不敢。

胡泽霖始终低着头,说起这一段时,他紧张更不知所措,手臂略抬了抬,把一旁四方桌案上的茶盏端起来,可是他指尖儿都在打颤发抖,便带的那青瓷的小盏也跟着止不住的晃动,盏盖捧着杯沿,发出阵阵清脆的瓷器叮铛来。

胡泽霖一只手拿开盏盖,吃了口茶,顺了口气:“是庄大夫不叫去,他说魏家是得了殿下您的提拔,才有了那时的地位,皇商啊……人家说民不与官斗,难道不是这么个道理吗?魏家一家独大时,谁能与他们家分上一杯羹?殿下您也知道的,草民也好,庄大夫也好,甚至是姜大夫,我们这些人,当初在京中,不说人人敬着,可总归有些名望在,可不也都住进了魏家,替孙夫人看顾那一胎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