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唐诗三百首 > 第3章 七言古诗

第3章 七言古诗(第1 / 10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琴歌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人物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物简介

李颀

李颀(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唐代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河南颍阳人,祖籍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有东川别业。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在今河南登封)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