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儒道之天下霸主 > 第六章 借势

第六章 借势(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为我软弱,不想害我的人来害我

因为我既无能又软弱,所以在我眼中,处处都是敌人,人人都要害我,没有人可以信任,没有谁可以倚恃

然而一个什么都没做过的人,怎可能处处都是敌人,人人都要害他?说到底,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不自信罢了。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天亮之前,宁江就去敲了几家门,一些是他父亲生前的好友,还有几个是跟宁济关系龌龊的。

众人大声哄笑,宁江负着双手,踏步而入。宁济身边,那些原本想要帮腔骂宁江的老人,一下子也梗在那里,看着宁江身后的那些人,又惊又疑。

在宁江于泰山之巅不顾一切的跳入虚空,重生前的上一世里,当他刚刚遭遇家族巨变,家产被夺,妹妹受辱上吊,自己被发配西岭,九死一生。那个时候,他曾觉得,全天下所有的人都在跟他作对,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要伤他害他。他愤世嫉俗,怨天尤人,怨天不公,恨地不平。

然而,随着他见过的世面越来越多,他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既没有那么的简单,却也没有那么的复杂。人生在世,如果所有人都来乒你,那你不妨想想,为什么你会让他们乒?是不是因为你不争不斗?是不是因为你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好欺负?

那个时候的宁江,只觉得所有人都站在宁济一边,帮着宁济谋害他。但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宁氏家族内部关系复杂,周围的父老乡绅彼此之间多有摩擦,宁济要真能把周边的所有人全都团结起来害他一人,铁板一块,无懈可击,那有这种能力的宁济,真还看得上宁家的这点产业?要真有这种团结力,号召力,宁济走到哪里起不了家?

在昨天的冠礼上,固然有不少人是被宁济收买,但更多的人,则是根本不了解内情,被突然闯入的宁济所带来的“证据”所欺骗,被宁济口口声声所代表的“礼法”、“大义”所震慑。而就算有人想要帮宁江说话,宁江自己表现出来的软弱可欺,分寸全乱,也让那部分想要站在他这一边的人,心中忖度着,为了一个无能的少爷去得罪强势的济老爷到底有没有必要?

“《孝经》有云:孝道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理”宁济坐在紫檀木大靠背椅上,缓缓说道,“守制为儒道之本,我高锁宁氏,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大儒曰:当尽三年孝,常怀一片心。宁江这厮,却在亡父堂前招蜂引蝶,欺父妄行,不仁不孝,败坏我们宁氏门风,若是这种人成为了我宁氏家主,我们宁氏还有什么颜面在本县立足?”

“不错,不错”在他身边,几名老人纷纷应和着。

此刻,在这大厅里一共有二十多人,一些是宁氏家族里的老人,还有一些是当地有名望的乡绅。随着宁济展开话题,其他人也都开始三言两语,骂着宁江,有的说在他小的时候就看出这小子不是个好东西,有的义愤填膺,仿佛恨不得替宁江死去的父亲教训他。

宁济见大家异口同声,全都站在他这一边,点了点头,说道:“大周以儒道治天下,儒道又以忠孝为先。宁江犯此不孝大罪,我欲连同诸位父老,一同上书官府,以正孝道,不知大家可有意见?”

“我有意见”一个声音突然在门外响起。只见一个少年踏步而入,在他身后跟着一大群人,这些人中,有街坊邻居,有没有被邀请的小地主,有十年寒窗的秀才,甚至还有帮着少年冲开护院家丁的地皮无赖。

欺善怕恶并非人的天性,但是欺软怕硬却是人的习性。

如果宁江自己不争不夺,难道指望别人去帮他争,帮他夺?

实际上,所谓的“联名上书”,只有此刻和宁济在一起的这些人,跟宁济算是一条心,这些都是能够跟着宁济得到好处的。他们商量好后,再到外头以所谓的“民意”、“礼法”裹挟其他人,绝大多数人不明真相,只以为宁江真的做了“灵前唤妓”这样的丑事,有的是出于正义感,有的是出于不愿得罪人、又或者是跟着大家一起做的从众心理,纷纷签字,在宁江看来,就像是所有人都在跟他作对。

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跟宁江无冤无仇,一边占据了“民意”、“礼法”,另一边却是软弱可欺,站在哪一边还用去想?

因为我无能,想帮我的人不敢帮

没有想到昨天掉入湖中,到晚上都未醒来的宁江在这关键时刻,突然带了这么一大批人进来,宁济拍桌喝问:“宁江,你要做什么?”

宁江冷笑道:“按照宗族礼法,昨天我行完冠礼,已经是宁氏家主,宁氏家主同样也是族氏之长,你们想要对付我这个族长,反问我要做什么?我倒想要问问你们想要做什么。”

宁济怒道:“宁江,你败坏家风……”

宁江悠悠的道:“济叔啊,你先管好你儿子,再来教别人‘家风’好不好?”

宁济一下子面红耳赤,宁江身后那些人,此刻也都知道宁济的儿子昨晚所做的事,一想到宁济自己的儿子是个杀人犯,却去骂别人的儿子“不孝”,不由得也都哄笑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