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94节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94节(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批阅试卷的时候,因着全都已经糊名,因而只看答题内容,在最后才揭露他们所选的究竟是哪一位人才。

朱至有言在先,文章写得多漂亮都没有用,文章重点必须务实。务实的人,从实际出发,这才是大明想要的人才。

真,朝中臣子从未想过有一□□廷选拔人才竟然只要求务实。

但是,他们各有各的取才之道,哪里是能全朱至安排的。

嗯,行,他们挑他们的,反正最后所选的人全都要在朱至那儿过,朱至不管他们如何夸赞这文章用词多华丽,写得多漂亮,她就一句,她是为大明挑选能够济世安民的人才,不是诗人,更不是词人。

“对啊,不必高高在上,也不必志向高远,只要他是一个俗人。俗气的想让自己和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然后,慢慢的愿意领着身边的人一道朝这样的目标奋斗。一家,一邻,一村,一乡,一县。”朱至娓娓道来,她这点愿望听起来好像很俗,却是最真实的。

所谓的理想,太高太远,让人看不见,摸不着。

从自己一个人的改变开始,慢慢的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

“虽然俗气,却很是务实。好!”泰定帝对于朱至定论自己要选的都是俗人,却觉得很好,再好不过。

大明需要的就是务实的官员,不必高谈阔论,也不必志向远大。只要他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好,让身边的人日子都能过好,这就是他的成功。

怎么办呢!不绕了啊!

自上而下都不乐意拖时间办事,效果也是相当明显。至少泰定帝觉得朝堂没有那么压抑了,不再有一种无时无刻被人无形管束,好像自己被压得喘不上气的感觉。

再到武举一开,文臣们反对的时候,武将们其实是同意的,朱至主持科举这事,他们就觉得更可以了。

公主是他们大明的公主,明眼人都知道是站在他们这些武将这边的人,傻子才会不乐意朱至的影响越来越大,将来能多护着他们这些武人。

朱雄英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是相当满意,大明朝堂之上,自不该重文轻武,而该一视同仁,唯有如此,大明才能真正做到繁荣昌盛,更上一层楼。

嗯,就算是想说朱至要选的一个个的俗人不太好,那也挑不出毛病,更有泰定帝出面肯定,他们还能怎么说?

务实的人要是都成了错,什么才是对?

最终,这一切都按朱至的意思,泰定元年的恩科,考的也是实用的东西,五谷杂粮,手工制作,甚至还有治家之道。

好些读书人在看到这些题目时,几乎是崩溃的。毕竟像他们这些读书人,一味只想读书识字,何时考虑过要如何挣钱养家。面对这类种种题目,多数人都觉得莫不是朝廷疯了,否则怎么会不考他们如何治国,有何良策,偏揪着这么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当然,也有通透无比的人。明白所谓治国良策,其实是由每一个小家组成。小家不富,谈何富国。由小见大,亦可窥得人才。

朱至和一众大臣商量过的科举题目,最后送到泰定帝面前,泰定帝先让朱雄英看了看,朱雄英对于小家这个题目,“万千小家而成是为大家。”

“然也。”朱至表示没错,亲哥说得很对,这就是大家和小家的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一生的追求。能治得国,未必能安得天下。齐家者,也未必见得能治得国。”朱雄英感慨一声,且问朱至,“你想为大明挑什么样的人才?”

“俗人。”朱至竟然真回答了,可是这两个字让人一愣。

朱雄英拧起眉头问:“俗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