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狩宋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朝议之乱

第三百九十六章 朝议之乱(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把书翻看了几页,才皱了眉头:“这里面的内容孙侍郎似乎有所保留。”

皮粲拱手:“愿闻其详。”

**也从怀里取出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做《银商遗册》,是江南银行根据孙侍郎在江南是的遗稿整理而成,负责整理的,正是渤海王前王妃,蓬莱仙子之兄王贞范。王氏更加整理了蓬莱仙子所作曲谱,书名《蓬莱遗谱》。这两本书在江南,被奉为经典。”

皮粲拿起《银商遗册》,翻开阅读了几页,脸色大变。

皮粲指了指穿着明黄色官袍,走在一群侍者前面的柴宗谊,此时,魏仁浦已经快步迎上去了。

“可惜,这位宁可到燕京当以及王爷,也不愿意登基为帝。魏仁浦是个能臣,到了燕京做辅相。大**际上分成了汴京和燕京两个朝廷。汴京,大周天子只有八岁,太后垂帘听政,不过妇人之见,能力也有限。朝中主政者,范质**和赵匡胤、慕容延钊。”

皮粲摇头:“最近我可听说了,传说大周无天子,柴宗训不当位,需要像太祖和世宗那样的强势帝王才能使国泰民安。”

**回到座位上,抬手请皮粲喝茶:“代大周者,赵匡胤也。前吏部侍郎孙睿永是一个异人,很早就说赵匡胤有天子之象。孙侍郎为渤海王所获,主商司,为渤海王而谋,现在商贸的争议可能就是渤海王听从了孙侍郎的意见。”

皮粲点头,拿出了一本书递给**:“这就是孙侍郎的《贸易与货币》,可谓高瞻远瞩,虽重实务,但实为强国之策也。”

**看了一眼就摇头:“恐怕情况不妙,没谈拢。”

朝议,在南唐几乎每天都有,只要是这种议事,从来就是议而不决。要是真的做决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参会,顶多就是几个主官,而且是由唐王做主。

**看得多了,这种分成两拨人,带着互不妥协的气势走出来的情况,基本上就是朝议不成的表现。

“没想到渤海也出现了朝议之乱。我曾经到了汴京,汴京文武虽然争执不休,但是每逢大事,却都能很快决断。很多事,哪怕决策错了,也比不决策要好。”

**长叹了一口气。

**接过书翻开,就看见了册页上,孙睿永宛如真人的画像。

他摇头道:“就是这个孙侍郎,临死也不认为渤海王当为天子,当为天子的是赵匡胤。”

皮粲心惊:“这话是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

**看了一眼皮粲:“江南这个传言流传甚广,似乎渤海王也没有阻止这个传言。”

皮粲沉默了很久才缓缓摇头:“渤海王行正道,他不会阻止这个传言。《贸易与货币》这样的书,本应该保密。可是渤海王却把这本书放在学校当课本,并要求学生对其中的原理进行验证。这才是堂堂正正的大国之象。”

南唐,最大的问题其实和渤海类似,君王表现的很开明,能够挺起大臣的意见,特别是元宗李璟,几乎每天都在和大臣高谈阔论,但是实际上是什么?就是空谈而无法决策。

到了李煜的时候,主弱臣强,就算是这些年,李煜逐渐扳回了局势,给大唐留了一口喘息的时间。但是大势已去,不过是拖延时日而已。

**虽然是在感叹渤海,实际上却是为南唐而悲伤。

魏仁浦看到单独一群人与出来的官员分开,向使馆区走过来,也不答话,向两个人拱手告辞。

皮粲在魏仁浦走后才笑道:“田老弟,依我看,大周比南唐也好不了多少。唐王李煜虽然年轻,但是现在也年过二十五,亲政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虽然比不得渤海王,但是也不算太差。大周的皇帝本来应该是那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